臺灣“中國統一聯盟”近日舉辦座談會,呼吁掃除教科書中的“臺獨”毒素。(中國統一聯盟提供)
這一次,說破“皇帝的新衣”的是一位90多歲的老人郝柏村。
郝柏村近日投書臺灣媒體,呼吁“正視中學史地課本”,引發臺灣各界不吐不快——
臺灣師范大學教授潘朝陽說,臺灣歷史課綱上臺灣史、中國史、世界史并列,這樣的基本架構已經形成“臺灣人不是中國人”的概念。
世新大學教授王曉波說,地理教科書上“中國第一大島是海南島”、“我國最高的山是玉山”,諸如此類都是在貫徹“一邊一國”,似乎“中國不包括臺灣,‘我國’不包括大陸。”
直擊教科書,可以看清一個更真實的臺灣。
列祖列宗變“劣祖劣宗”
如果說一個人的世界觀是他讀過的書的總和,那么,教科書就是一個人世界觀的基礎。臺灣的教科書在上世紀90年代以前都是統一編寫的“統編本”,歷史、地理講的是秦皇漢武、長江黃河。“青海的草原,一眼看不完,喜馬拉雅山,峰峰相連到天邊……”這樣的詞句中小學生耳熟能詳。多年前記者采訪一位臺灣的飯店經理時,他的一段話令我至今不忘:“我1990年第一次到大陸,當飛機上播報我們正飛躍長江時,我激動得心要跳出來,這就是我在小學課本上念過、以為一輩子也看不到的長江啊……”
上世紀90年代,臺灣實行教育改革,課本由“統編本”改為在課綱(教科書大綱)指導下的“審定本”,即民間出版社可編輯課本送審后印刷,各中小學自行采用。此時臺灣也開始進入李登輝、陳水扁時代,教科書就在“臺獨”意識形態之下漸漸“去中國化”,比如南京大屠殺被從歷史課本上抹去,“抗戰勝利”變成了“終戰”,“日據時期”變成了“日治”,陳水扁在位時還推動過一個“教科書不當用詞檢核計劃”,列出5000多個“不當”詞,結果,國劇改成“中國京劇”、國畫改為“中國水墨畫”。此外,壓縮“國(語)文”課、刪除文言文,以至中學生語文水平下降,把“列祖列宗”寫成“劣祖劣宗”。此事見諸報端,引發詩人余光中發起“搶救國文教育聯盟”,他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說:“不能以短暫的政治主張來干擾文化的傳承。”
認同下降的主因
近幾年,兩岸關系有諸多突破,人民往來日趨熱絡,但是,各種民調數字顯示,臺灣民眾認同自己是中國人的比例卻在下降。根據2011年的一項民調,臺灣民眾認為自己是中國人的降至4.1%,認為自己是臺灣人的則創下54.2%的新高。臺灣大學政治系教授張亞中認為,因素當然很多,但主因是教育使然。
臺灣佛光大學文學系主任謝大寧教授認為,教育對個人對國家的認同有深遠影響,從李登輝當政起,臺灣民眾對大陸的認同開始撕裂;陳水扁更進一步推動以臺灣意識為主的歷史教育。例如把臺灣歷史劃分為荷蘭時期、明鄭時期、清代、日本殖民、國民政府遷臺,幾段歷史等同敘述,一概被劃為“外來政權”,這樣的歷史課綱“是個令人不寒而栗的安排”,造成現在30歲以下人的認知就是兩岸“一邊一國”。
潘朝陽指出,李、扁在臺執政20年,以教育塑造“臺灣認同”確實非常成功,在提倡全球化與多元文化的口號之下,教科書強調臺灣的原住民文化、歐洲文明、民主自由人權、日本現代化建設等,而中華文化則成為封建腐朽代表,好像臺灣人已經不是中國人,而只是華裔、華人。
是歷史不是政治
針對近日的這場教科書大討論,臺灣負責審查教科書的教育研究院對外回應,將立即組成檢核小組,全面檢視中小學社會領域教科書內容,并在兩周內召開教科書編審聯席會議。
目前,臺灣教科書仍然依照陳水扁時代的課綱編寫,因此,重修課綱的呼聲很大。身兼高中歷史課綱修訂委員會委員的王曉波說,他屢次在課綱修訂委員會要求修改課綱內容,但勢單力薄,只能修改若干枝節。直到2008年后,委員會才吸收多位不具“臺獨”意識、正直有聲望的人加入,現在關鍵是至少在2014年修訂課綱,而且必須重組委員會,否則開多少次會都徒然。
中原大學助理教授王立本指出,臺灣學子對中國概念架構模糊,一方面是感情的疏離,一方面也不認為有其急迫性與重要性。未來歷史課綱修正,應加強臺灣與中國文化的連結,闡明1949年兩岸分離的事實與客觀歷史原因,論述臺灣未來發展前途與大陸的關系,這樣才可能把大環境造成的情況扭轉回來。
潘朝陽提出一個新的思路:兩岸共同修史。他說,1949年后,兩岸現行歷史講述有諸多吊詭之處,歷史之外,國文、地理、公民憲法等學科都受影響,這是全面性的問題。因此,臺灣史撰述應回歸中國史、延續中國文化歷史書寫脈絡,兩岸可考慮共同面對這些問題。
對于郝柏村掀起的這場大討論,“獨派”當然也有話說,他們把教科書的討論又拉進族群、“統”“獨”之爭。套用一句現成的話:能否不分藍綠,傳承文化?能否拋開政治,還原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