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央社”報道,住在屏東長治百合部落園區永久屋的霧臺鄉魯凱族民巴秀琴,以琉璃、藤編制“阿娃娃”,每個琉璃娃娃都有魯凱族傳說的故事,“阿娃娃”成了園區里災后復建的文創產業。
報道說,“八八”水災后,屏東縣扶助縣內8個藝文團體進入災區做藝文陪伴,以音樂、舞蹈、戲劇繪畫等方式,針對受創災區蹲點,進行后續心靈撫慰,給予災民新生的力量,并鼓勵藝文團隊開發文創商品。
巴秀琴是霧臺鄉吉露村民,“八八”水災時,部落重創,全村遷村到永久屋居住,在藝文陪伴團隊小太陽室內樂團邀請下,開發文創商品,希望能成為災區的產業。
巴秀琴表示,她住進永久屋后設立手工坊,以藤編為主,開發文創商品,將少數民族祖傳的琉璃珠、藤編及塑土結合,用琉璃珠做娃娃的身體,藤編做頭飾及手、腳,皮繩做臉、塑土做手掌、鈴鐺當腳,做成魯凱娃娃,取名“阿娃娃”。
巴秀琴說,如果全部用藤編,難度很高,不易推廣,而且商品化程度不高,所以才會結合各種材質。
巴秀琴把“阿娃娃”做成鑰匙圈,為了傳承魯凱族的文化,巴秀琴做了6種“阿娃娃”-巴里勇士、嬤蓋蓋(代表幸運)、巴嫩(蛇郎君的故事)、頭目及本扔與璐古,其中本扔與璐古是1對男女娃娃。巴秀琴說,每1個娃娃都是魯凱族傳說故事中的主角。
巴秀琴說,“我希望祖母傳給媽媽,媽媽傳給我的記憶,能夠一代代傳承下去”,希望少數民族不要忘了自己的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