島內“共諜案”層出不窮,為激勵情報人員士氣,臺“國安局”決定為派駐在島內外的外勤情報人員大幅加薪,每月發放5000元新臺幣至5000美元不等的“情報工作津貼”。據悉,駐大陸和香港的情報人員加薪幅度較大,以圖在一定程度上抗拒所謂大陸的金錢誘惑。但島內輿論對這種做法并不看好,有評論稱,金錢只是一個方面,不知“為何而戰”才是臺灣情報人員最大的困惑。
據臺灣《自由時報》4日報道,在加薪幅度上,除現有待遇外,臺灣駐島外情報人員每月可多領1000美元的“情報工作津貼”,派駐在大陸及港澳地區的情報人員,每月“情報工作津貼”更高,達5000美元。即使在島內各縣市執行外勤情報的情報人員也獲得加薪。有官員透露,本已領有“情報職務加給”者,將可按原本數額再加三成;沒有領取“情報職務加給”的,每月則發放“情報工作津貼”,金額依人員職位不同,每月可領5000至7000元新臺幣。
對于大幅調整外勤情報人員待遇,“國安局”表示,依據“國家情報工作法”的規定、“立法”精神及“立法院”決議要旨,并考慮各情報機關的工作情況及待遇結構不同,制定了工作津貼數額或“情報職務加給”,絕無自肥之嫌。外勤情報人員執行任務時,很多工作具有時效性,加上大部分無法取得單據報賬,他們往往要自掏腰包,早年曾有派駐美國的情報人員為完成任務竟不惜變賣家產,情報單位事后雖發放大筆獎金,但仍難抵消已支付的金額。
當然,臺灣給情報人員大幅加薪,主要還是應對大陸的情報滲透。《自由時報》4日援引臺情報官員的話說,在各地情報戰攻防戰中,金錢和美色是“必殺技”,尤其是大陸經濟崛起后,兩岸攻防角色互換,臺方人員頻遭大陸國安及情報人員試圖用金錢及美色引誘,少將羅賢哲“共諜案”就是一例——他先被大陸官員設局并被拍到性交易照片,接著遭要挾泄露臺灣軍事機密,大陸先后支付羅賢哲15萬美元報酬。《自由時報》還說,退役情報官陳蜀龍遭吸收后,將臺灣情報交付大陸官員,每份情報收受5000至1.5萬元人民幣不等的報酬。資深情報官員對此甚感難堪,“臺灣情資竟被以如此低廉的報酬輕易外泄,無論是現役或退役的情報人員都有必要強化心理建設”。發放“情報工作津貼”就是希望情報員執行任務時彈性空間更大,在相當程度上抗拒大陸的金錢誘惑。
2011年,臺軍爆發近50年來最嚴重的“少將共諜案”,外界質疑可能還有共犯。《中國時報》當時披露說,島內情治單位監控中的“共諜案”還有至少十余件,由“國安局長”親自核發的情報監聽票還有30多件仍在執行中。而潛伏在當局軍情部門的疑似“共諜”不在少數,其中不乏與羅賢哲層級相當的官員。近兩年,島內“共諜案”不斷被披露,而且層級越來越高。去年10月底,海陸空軍8名退役軍官被爆遭到大陸情報單位吸收,涉案的除前“海軍司令部”大氣海洋局政戰處處長張祉鑫中校外,還有陸軍八軍團、“空軍司令部”在內5名退役軍官,“三個軍種同時遭到中共情報系統布建,歷年罕見”。今年1月,臺海軍艦隊指揮部上尉李登輝、海軍退役軍官錢經國涉嫌泄露“靖洋項目”情報及海軍重要干部名單給大陸。2月,臺軍兩名少將分別卷入“共諜案”,2月底,臺“憲兵司令部”前中將副司令陳筑藩因涉嫌將島內情報官員引見給大陸國安官員遭到起訴。
島內輿論認為,給情報人員加薪只能在一定程度上讓他們安心,他們內心真正的困惑在于,他們究竟是在為何而戰、為誰而戰。甚至有媒體嘲諷說,臺灣的最高軍事機密就是沒有軍事機密,臺灣安全不是靠“國軍”,而是靠美軍。臺灣文化大學教授張士弦認為,金錢買不來忠誠,臺灣近年來之所以出現不少“共諜案”,與臺灣政治爭斗頻繁、思想錯亂、認同混淆有關,當臺灣內部還在為“臺獨”與反“臺獨”爭個不停,當臺灣本身對自己到底是哪里人、自己是什么國家仍彷徨未定時,怎么能指望有忠貞不貳的人?
[ 責任編輯:焦源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