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主席選舉昨天起正式開跑,被視為最有競爭力的蘇貞昌參選幾乎已成定局,為了實現(xiàn)最后的“卡蘇”戰(zhàn)略,黨內(nèi)反蘇勢力炮火全開,焦點集中于下屆黨主席該不該面向2016。
黨內(nèi)大佬姚嘉文最先站出來表示,本土社團希望下一屆的民進黨主席要專職,不要參選2014縣市長,也不要參選2016“總統(tǒng)”。呂秀蓮也跟進強調(diào),下屆黨主席心里絕對不能只有2016,“每天想著2016的人,一定會把臺灣給玩掉”!已經(jīng)登記參選黨主席的蘇煥智更是搬出了林義雄的例子,重申“絕不以黨主席身份爭取任何公職提名”。
如此一來,“卡蘇”戰(zhàn)略的重點已經(jīng)由暗到明,從世代交替、兩岸政策、黨務革新,轉(zhuǎn)向直指蘇貞昌的個人政治前景與規(guī)劃。
其實,參與競逐黨主席的各方勢力內(nèi)心都非常清楚,誰能坐上這把交椅,重要的不是能否以自己的政治理念去改造民進黨,關鍵還是在于掌握了黨內(nèi)的重要政治資源,也就是掌握了面向2016的主動權。
作為一個政黨而言,獲取執(zhí)政地位本身就是其終極目標,因此,不管誰競逐主席,自然也應該努力帶領民進黨邁向2016的政治巔峰。如果連一個基本的政治目標都沒有,這樣的黨主席對于民進黨有何意義呢?
當然,要想直通2016,對于蘇貞昌或別的參選人來說,都絕對不是件水到渠成的事。不說世代交替、派系惡斗、兩岸政策、組織改造等一個個難題仍有待破解,僅2014的縣市長選舉,就完全有可能讓下屆黨主席出師未捷、折戟沉沙。
民進黨內(nèi)各大派系為了 “卡蘇”,拋出2016的話題,其實也反映了黨內(nèi)一種很詭異的氣氛。自年初敗選之后蔡英文黯然離職,民進黨就處于波譎云詭、暗流涌動的復雜局面,各方勢力蠢蠢欲動,既不愿錯失良機卻又不敢貿(mào)然出頭。蘇貞昌競逐黨主席,無疑打破了這種微妙而脆弱的平衡,因為蘇的實力超強,一旦坐穩(wěn)黨主席,很可能一系獨大、整碗端去,讓黨內(nèi)的其他勢力在2016年之前都將陷于被壓制的窘境。
因此,各派反蘇勢力逐漸達成共識,如果蘇貞昌硬取黨主席,也要讓他做一個跛腳的黨主席,絕不能容其成為黨內(nèi)新共主,面向2016,蘇貞昌只能抬轎不可坐轎。如此一來,即便蘇貞昌坐上了黨主席的寶座,其可施展的能量與奮斗的動力也勢必大打折扣,注定難有大的作為。
可是,失去了2016目標的民進黨,還能在這短短的四年之間有所作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