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中華日報》7日發表社論說,蔡英文在選舉期間將“臺灣共識”作為重要競選政見,但對其無只字說明,聲稱當選之后會邀集各政黨討論,使過程法制化。蔡英文的“臺灣共識”之議,在輿論與國民黨一再追問下仍沒有具體答案,隨著選舉結束也就無人再提。
文章摘編如下:
民進黨敗選檢討環繞在兩岸議題,黨內于今猶意見紛陳,對蔡英文的兩岸政策尤其是“臺灣共識”仍云山霧罩不知所云,端的“人手一把號各吹各的調”,這何嘗不是民進黨長期來的困境?難怪民進黨之于臺灣民眾有如“最熟悉的陌生人”。
綜觀民進黨對兩岸政策的論述,蓋可分為兩派,一為“調整路線派”,主張和大陸對話,另一為“薪火相傳派”,認為應堅守黨原有的路線,做此主張者如呂秀蓮和“獨派”,甚至對蔡英文在“大選”時不強調“綠色標志”提出強烈批判。
在爭議聲中,忽有黨內大老提到“臺灣共識”。這是蔡英文的重要競選政見。蔡英文對“臺灣共識”的內容無只字說明,聲稱當選之后會邀集各政黨討論,使過程法制化。蔡英文的“臺灣共識”之議,在輿論與國民黨一再追問下仍沒有具體答案,隨著選舉結束也就無人再提。
民眾其實對“臺灣共識”這個議題是有興趣的,民進黨應該重新檢視這個主張,先在黨內取得共識后再向全民宣示,俾爭取民眾認同。惟因民進黨是“臺灣共識”的倡議者,就不能不提出具體內容。
不論民進黨用什么方式,“黨內協調”也好,“黨員公投”也好,都得為“臺灣共識”找出答案。如果“臺灣共識”在黨內得不到共識,不啻意味民進黨果然是“空心蔡”,而使民眾懷疑民進黨是個只會喊口號的“空心黨”。
其次談到“民主過程”問題。民主政治“過程”就是法律程序,任何政策未經合法程序是可以不被承認的。當局主張的“九二共識”,或許不符合蔡英文和民進黨的期待,但卻是大多數民眾所認同的。
民進黨要建立“臺灣共識”,其前提則為黨內必須先對“臺灣共識”獲得共識,然后導入所謂的“民主過程”,才能成為臺灣多數人的共識。民進黨將于5月27日直選黨主席,不論誰出線都應該對“臺灣共識”做出結論,這毋寧是臺灣民眾最大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