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臺灣選舉已塵埃落定,宋楚瑜號稱擁有破百萬人的連署數,最后僅獲得30多萬張選票,不僅重蹈2006年參選臺北市長的覆轍,得票率甚至更低。宋楚瑜的神話,至此已告畫下句點。但這是否意味臺灣“第三勢力”已毫無空間,則未必盡然。
據臺灣《聯合報》社論說,宋楚瑜的慘敗,與其說是“棄保效應”發酵,不如說是臺灣“兩黨政治”的架構已經逐漸確立,只是宋楚瑜及其人馬尚未清楚意識到此一形勢。或者,宋楚瑜亦明知大勢如此,卻因出于對馬團隊的不滿,不惜賭上全部政治身家,要拼個“與汝偕亡”。然而,宋楚瑜個人的野心和賭注,歷經多次教訓的臺灣選民顯已無意跟進;他只能在耗盡昔日的省長余暉后狼狽謝幕,至多就是以其“回光返照”換得親民黨三席“立委”聊以自慰。
事實上,以臺灣近年的藍綠對峙,不少民眾也一直期盼政治上能出現有效的第三勢力,打破“朝野”惡斗的僵局,為臺灣創造更寬闊的政治天空。但宋楚瑜的出現,雖制造了一定的政治張力,卻遠不足以撐開藍綠分據的空間。原因是,他的形象太過陳舊,他的企圖太過個人化,他的色彩也太過定型。更嚴重的是,他的經營手法太過機巧:平日對政治疏于耕耘,對親民黨的去從亦缺乏遠長規劃,只在選舉期間站出來插花、喊話,展現其火中取栗的恐怖平衡技術。最后,他拿不到三個百分點的票,顯示選民對他缺乏信任,認為其角色破壞作用更大。
換句話說,從民主的競爭與提升的角度看,臺灣確有第三勢力存在的空間,那也將有助于突破目前藍綠兩極對峙的僵局。同時,藉由其杠桿作用,也可以擴展政治及社會議題的多元性,使思考焦點從統獨意識型態向外擴散。但在政治現實上,藍綠沿著統獨、族群軸線對立的態勢,卻已形成涇渭分明的楚河漢界;新興政治力量若不能在藍綠之外開拓出新的價值,就注定只能在“兩大”之間游走,成為附庸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