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臺灣,一般指的是濁水溪之南的地域,大致包括云林縣、嘉義縣、嘉義市、臺南市、高雄市、屏東縣。
以濁水溪為界,南臺灣和北臺灣是地域上的區分。然而這種地理的概念,跟政治版圖的劃分產生了某種聯系。每逢選舉或有議題操弄之時,“北”、“南”難免不披上“藍”、“綠”的色彩。
在臺灣,地域和“顏色”到底有沒有關聯?南臺灣為何經常是綠營的傳統票倉?雖然兩岸交流交往的大趨勢得到了兩岸民眾的認同,為什么還是有深綠的“鐵桿粉絲”?就這些海內外關注的問題,本報記者專訪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朱雙一教授,請他從文化的角度和層面進行分析。
“肚子扁扁也要挺阿扁”?
記者:大陸民眾遠觀島內,常常會有疑問,陳水扁家貪腐弊案爆發,最近又爆出扁任內3萬余件公文失蹤,丑聞不斷,為何在南臺灣還是有“鐵桿扁迷”呢?
朱雙一:我講個例子。幾年前,由于陳水扁當局政策上的問題等原因,不少臺灣南部農民陷入生活困境,可到了選舉的時候,一些南部農民還是表示:“肚子扁扁也要挺阿扁。”這個現象該怎么解釋?
事實上,在臺灣的現實政治中,“認同”是重要問題之一,因為“認同”直接決定了將票投給誰。“認同”當然與現實利益相關,但“利益”絕非唯一的誘因,文化有時是決定“認同”取向,也就是選票流向的更重要因素。
因此,在解讀島內類似“肚子扁扁也要挺阿扁”現象的時候,文化的因素不能忽視。在島內,有其特殊的族群文化。就陳水扁來講,他出生在臺南鄉下一個世代貧困的農民家庭,從草根攀上島內權力巔峰,對南臺灣的人來講,這樣一個現實版的勵志故事,使得陳水扁曾經是南臺灣不少人心目中的“驕傲”。特別是對于與陳水扁一樣,祖先同是閩南移民的閩南族群來講,更是如此。還有,閩南文化講“搏感情和講義氣”,所以一些民眾會在陳水扁弊案纏身的時候仍表示“既然曾經挺過扁,就要一挺到底”。當然,“挺扁”跟贊成“扁的政治主張”或是挺“獨”之間,并不能完全畫上等號。
記者:多元的族群文化本來是天然形成和存在的,可是,在島內,卻存在所謂的“族群”問題。每逢選舉,“族群牌”幾乎是綠營必出的招數。
朱雙一:的確如此。從民族劃分上來講,臺灣常住人口分為漢族和島內現稱為“原住民”的少數民族。按照臺灣社會的習慣,漢族又被分為閩南人、客家人、外省人。其中,閩南人和客家人是指1945年臺灣光復之前就世代居住在這里的兩個族群,又稱之為“本省人”,外省人是指1945年臺灣光復之后從大陸遷居到臺灣的大陸各地人士,包括他們自己和后代。
在政治操弄下,出現了本省人(主要是占人口70%以上的閩南人)同外省人之間的所謂“省籍矛盾”、“族群問題”。撕裂族群,操作對立,曾經是綠營,特別是民進黨催票的重要手段之一。
記者:除了“族群牌”,“臺獨”標簽也與綠營如影隨形。民進黨在臺當政8年,“去中國化”、“文化臺獨”的種種做法從未停止過。
朱雙一:綠營操縱“臺獨”意識形態,是為了選票。明明是操縱,卻為什么還是會給綠營帶來選票呢?這是因為,“認同”是可以塑造或者扭曲的。認同的形成跟人們的歷史記憶、現實遭遇有關。可是,這里面還有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所謂的“歷史”,不一定是人們所親歷的,而聽說的“故事”,同樣可以構成記憶,影響“認同”。
所以,民進黨搬弄“臺灣主體性”、“臺灣人出頭天”、“愛臺灣”、“臺灣之子”等概念和命題,由此建立起“本土化”的價值取向,宣揚“三四百年來臺灣屢遭外來政權統治”的“臺獨”史觀以及與中華民族主義相抗衡的“臺灣民族主義”,鼓動“日本統治帶給臺灣現代化”等親日仇華論調和思潮,歪曲“二·二八”事件等的歷史真相以挑撥省籍、族群矛盾,就是企圖讓一些虛假的信息構成臺灣民眾的“歷史記憶”,以達到扭曲認同的目的。
地域和顏色有關聯?
記者:本來南臺灣和北臺灣只是地域上的劃分,在島內,這種地理的劃分似乎跟政治版圖的劃分產生了某種聯系。島內以前有“北藍南綠”的說法。您怎么看?
朱雙一:把票投給誰,就是“認同”問題。認同問題,從政治學的角度講,十分復雜。如果說在島內“地域”的劃分跟政治板塊或者說“藍綠”完全對應,肯定是不客觀的。不過,南臺灣的確是被綠營視作“傳統票倉”。
就像我們上面提到的,首先,認同跟文化有關,在臺灣,族群文化是重要因素。南臺灣和北臺灣的族群構成的確有所不同,南臺灣的閩南人比例相對多一些,他們所說的“臺語”就是閩南語,而所謂的“外省人”則居住在北臺灣的相對較多。那么,綠營因其所渲染的“本省人”特質,“臺語”等在地化的溝通方式等,會在臺灣中南部取得一些“情感分”。
其次,我們剛剛談到,民進黨通過“編故事”的方式,操縱意識形態、扭曲認同。在中南部,民眾的信息來源相對單一和閉塞,地下電臺是一些人的主要信息源。民進黨編的“故事”通過眾多綠色電臺長期影響民眾,也會抓住一些選票。
記者:藍綠陣營的主要分歧在于對“一個中國原則”以及大陸政策的看法上,目前島內的地域政治格局是怎樣形成的?
朱雙一:民進黨執政8年,不斷推行“去中國化”和“文化臺獨”,刻意扭曲認同、割裂兩岸關系。另外,臺灣又有其特殊的歷史際遇,50年的日本殖民統治,以及1949年以后由于冷戰和內戰原因造成的長久分離隔絕。在兩岸交流交往的大門未開之時,島內民眾對于大陸的了解和認識,幾乎完全來自島內媒體的報道,可在那種特殊的兩岸關系中,這些報道又會有多少是客觀的呢?這在一定程度上,會造成部分民眾的認知偏差。
另外,中南部的民眾,不少人的祖先是明清時代來到臺灣,墓碑上的確都會刻上祖籍地,可是沒有回過故鄉的不在少數。有些人對臺灣本土的認同多于對祖先地的認同。人們的地域認同由遠而近漸次增強和變濃,也是人之常情吧。
在兩岸交流交往中,南部與大陸往來的步伐較之北部要慢一些,這里面當然也有現實的原因。比方說,從“老兵”到“臺商”,最早到大陸來的臺胞多來自北臺灣。而中南部的閩南人中,不少是明清時代移民,盼望兩岸開放的意愿,自然沒有父母妻兒在大陸的“老兵”來得濃烈。再者,南臺灣和北臺灣的產業結構也有不同。南臺灣多是農業縣市,而北臺灣的產業群多以高新技術、文化創意產業等為主,因此,最早到大陸投資創業的臺胞較多來自北部。
為何“云林歡迎云林”?
記者:交流交往,讓島內民眾自己看,自己感受,隔閡和誤解自然會消弭。前不久,大陸海協會會長陳云林首次跨過濁水溪到臺灣中南部展開經貿之旅,民眾反應熱烈。島內媒體還注意到,雖然云林縣是民進黨執政,但民眾還是喊出“云林歡迎云林”的口號。
朱雙一:是這樣。認同是可以被扭曲的,也是可以被塑造的。重塑兩岸共同的文化認同和價值認同,被兩岸學者認為是兩岸未來重要的命題之一。
中華文化具有“多元一體”的特征。臺灣居民中的大多數,是明清時代的閩粵漢族移民和后來又先后從大陸赴臺的各省人士,而臺灣的政經文教體制,也是按照大陸的模式建立起來的。這決定了臺灣的文化就其核心的價值和觀念而言,是與大陸各區域文化“一體”的。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特有的歷史際遇,臺灣文化又有其特殊性。正如胡錦濤總書記精辟指出的:“中華文化在臺灣根深葉茂,臺灣文化豐富了中華文化內涵。”前半句人們談論已多,后半句則是一較新的表述,具有重要的意義,值得關注。
海峽兩岸在塑造共同的文化認同和價值認同時,應該彼此關照。兩岸要一起來豐富中華文化內涵。所以,兩岸文教交流與合作任重道遠,目前還有很大的拓展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