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臺灣網2月18日訊 如今農歷新年剛過,春節的喜慶氛圍尚未完全消散,新年新氣象,新年新希望成為人們對2016年的共同向往。不過與春節辭舊迎新的氣氛不同,臺灣經濟2016年依然持續上年頹勢。根據臺灣統計機構發布的數據,1月份臺灣地區出口金額連續12個月下降,年減13%,讓臺灣地區今年的經濟成長預估難以樂觀。
在進口方面,臺灣地區1月金控總額186.9億美元,環比增加1.4%,同比減少11.7%。出入相抵后,1月份出超35.1億美元。
臺“財政部統計處長”葉滿足說,今年1月出口統計至2月2日,天數雖比去年同期多出兩天,但由于國際經濟低迷,原油及鋼鐵等原物料價格低迷等因素影響,電子零組件、基本金屬、塑橡膠制品及光學器材等減幅較大,每天進出口金額縮小,故1月整體出口金額受假期因素影響的情況并不明顯。對于1月繼續呈現兩位數衰退,也在預料當中。
與進出口數據相比,另一項統計數據更令人憂心。據臺灣《工商時報》網絡版報道,有學者指出資源和人才外流是臺灣經濟發展的巨大隱患。以資源外流為例,2014年臺灣資金凈外流創歷史新高,達到540億美元;專業人才外移占總外移人口61.1%,高居全球各地區第一。
學者認為,島內投資率屢創歷史新低、對外資與人才不具吸引力或相關規范讓他們進不來,資金與人才大量外流。臺灣經濟衰退真正的原因在于經濟轉型升級太慢、沒有國際競爭力,導致資源長期大量流出去;改善臺灣的投資環境與國際競爭力,才能根本解決臺灣經濟低迷的問題。
學者指出,如果臺灣無法改革經濟結構、促進產業升級、適當開放全球生產資源流動、參與區域經濟整合體制,臺灣將失去國際競爭優勢,生產資源將持續外流,也難以吸引島內外的生產資源。(高旭)
[責任編輯:高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