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貨品貿易協議21日至23日在臺北進行為期三天的商談。針對一些綠營團體又到現場抗議,臺灣輿論認為,這除了平添商談的變數外,也突顯綠營的“反中”心態至今未變。
臺灣《中央日報》(網絡報)23日社論表示,按照臺灣經濟主管部門委托“中經院”所作的研究分析,假設臺灣農工產品(排除管制性農產品)關稅調降,大陸農工產品關稅全面調降,雙方簽署貨貿協議后,臺灣經濟增長率將提高1.63%,經濟規模將增加64.05億美元,就業人數有望提高2.3%,約25萬人,這對臺灣當然有極大的正面效益。
文章表示,一些綠營團體卻進行抗議,聲稱貨貿協議談判“黑箱作業”,揚言貨貿協議一旦簽署將勢必沖擊臺灣產業的分配正義并急增對大陸的經濟依賴,仔細探究,這些抗議完全基于意識形態,而非專業判斷。
文章說,大陸是臺灣中小型制造業極重要的外銷市場,貨貿協議能降低關稅因素的不利影響,有助于鞏固臺灣中小企業在大陸的市場占有率,提高其同類產品的競爭力。
臺灣中天新聞節目表示,這一輪的貨貿協議談判傳出一項重大進展,就是兩岸貨物能“48小時內快速通關”,對此,反對陣營大肆抨擊,表示這代表大陸產品能夠“不經檢驗”就進入臺灣。但事實上,兩岸貨物48小時快速通關,是屬于“海關程序”的談判結果,跟有關食品檢疫的“食品安全檢驗與動植物防疫檢疫措施”根本是不同的項目。這明明是為臺灣廠商爭取權益,怎么到了“反貨貿”的抗議者口中,又成了“出賣臺灣”的一步?(記者李寒芳 吳濟海)
[ 責任編輯:盧佳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