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日在福州舉行的兩岸兩會第11次高層會談,簽署了《海峽兩岸避免雙重課稅及加強稅務合作協議》和《海峽兩岸民航飛行安全與適航合作協議》。不少臺商對中新社記者表示,兩岸租稅協議的簽訂,是“過了那么久時間終于要盼到的”,將令兩岸企業收益。
臺鹽(廈門)進口有限公司在廈門投資已5年,在企業迅速發展,營業額突破千萬人民幣的同時,從臺灣進口的貨物也越來越多。
其總經理廖惠正告訴中新社記者,有一筆從臺灣母公司發來的貨物,5月26日發出,在海關待了兩個多月后,臺鹽(廈門)進口有限公司才于24日收到這筆貨物,“沒有租稅協議,不但是無法避免雙重征稅,通關上也會遇上問題”。
“這個問題是就因為兩岸在商品價格審議上仍未有統一的標準,導致預審要等很久,這樣不僅僅是拖了時間,還增加了不少成本。”廖惠正說,隨著兩岸租稅協議通過,能做價格預審,進出口通關效率隨之提高。
廖惠正相信,兩岸租稅協議,能夠增加公司的競爭力,“時間就是金錢,進關時間縮短了,成本也能降低,還能把節省的成本用于市場營銷。”
在福建已打拼20年的福州臺商協會會長陳秀榮用“鼓掌歡迎”來表達對兩岸租稅協議的感受。她說,協議能消除重復課稅,降低相關企業和個人稅收負擔,對于臺商未來的投資是有利的,“我們在這邊投資會很安心”。
廖惠正則相信,兩岸租稅協議的簽署合作受益的可不只臺商,陸企赴臺投資也能減免許多課稅問題。廖惠正說:“兩岸租稅協議最核心的就是能避免雙重課稅,而且也能帶來成本降低,這有利于活絡兩岸的市場,實現雙向互動互贏。”(完) (林春茵 陳悅)
[ 責任編輯:李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