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臺灣網3月6日消息 3月6日下午,全國政協十二屆三次會議召開記者會,邀請全國政協常委厲以寧、李毅中、陳錫文、林毅夫以及全國政協委員楊凱生、常振明、賈康談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促進經濟平穩健康發展并回答記者提問。
會中有記者向林毅夫提問:您曾經預測過中國經濟還能以8%的速度增長20年,我們注意到今年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下調經濟增速目標到7%左右。請問您對中國經濟未來的預期是否有所調整?在傳統優勢消退的情況下,中國新的動力有哪些?目前發展如何?
對此,林毅夫首先說,非常感謝你的發問,讓我不僅有機會闡釋你問的問題,也可以重新澄清在媒體報紙上對我觀點的誤解。第一,我對中國增長的預期有沒有調整。第二,在新常態下,舊的比較優勢喪失了,還沒有新的增長動力。對第一個問題,我沒有調整。我認為中國還有20年左右8%增長的潛力。但這里我講的是“潛力”,不是說中國會有20年8%的增長!皾摿Α焙蛯嶋H增長是有差距的。包括你問的問題是假定我認為有20年8%的增長,這跟我的原意是有差距的。
林毅夫說過,我認為中國還有20年8%的增長潛力是根據經濟增長的動力機制是什么,當然經濟增長是勞動生產率不斷提高,而它的基礎是技術不斷創新、產業不斷升級。發達國家是這樣,發展中國家也是這樣。我們知道,發達國家的技術、產業多在世界最前沿,所以它的技術創新和產業升級都必須自己發明,要發明成本非常高、風險非常大。從過去一百多年的經驗來看,發達國家靠這個機制,平均每年增長就在2%—3%之間。發展中國家當然也是技術創新、產業升級,但是世界前沿之內技術創新、產業升級,是所謂的后發優勢。如果發展中國家懂得利用這個后發優勢,它的經濟增長速度有可能比發達國家高兩倍、三倍,就像我們改革開放以后,連續30多年,平均每年9.7%的增長,靠的這個機制。
林毅夫說,現在經過30多年,這個后發優勢還有多大?我想最主要的判斷標準就是我們和發達國家的產業技術差距還有多大。衡量產業和技術最好的方式是看人均收入水平的差距,因為人均收入水平代表的是這個國家、這個社會平均的勞動生產率水平,而平均勞動生產率水平所蘊含的優勢,我能看到最新可以比較的數字是2008年。2008年時,我們平均每個人按照購買力計算的人均平均收入水平是美國的21%,相當于日本1951年和美國的差距水平,新加坡1967年和美國的差距水平,相當于我們臺灣1975年、韓國1977年和美國的差距水平,這些東亞經濟體利用同樣的后發優勢,在同樣的水平之下實現了20年8%到9%的增長。
林毅夫表示,如果能實現20年8%—9%的增長,那就代表從2008年,我們有20年8%增長的潛力,他們實現的就代表有可能,所以是我們的潛力。當然這個潛力的發揮決定外部因素,決定內部因素,這幾年因為國際還沒有從2008年的危機當中復蘇,我們的出口增長慢了很多,三架馬車有一駕跑慢了。在這種情況下,經濟增長速度就會低于8%。
林毅夫說,第二部分,我們過去經濟發展非?,被稱為世界工廠,這主要靠勞動密集型的加工業,那些中低端的產業。現在隨著收入水平提高,工資增加,這些產業逐漸失掉比較優勢。在這種情況下,我們還有沒有新的增長動力來源?作為經濟學家,大家知道比較優勢永遠是比較出來的。過去我們在勞動密集型的產業有比較優勢是因為工資水平低,資本稀缺。經過這30多年的發展,去年人均收入已經達到7500美元,勞動力成本已經不低,資本也積累的相當豐富。在這種情況下,我們當然還有比較優勢。
他說,而且在這里我可以講五個領域:第一,我們可以從中低端向中高端的裝備制造業,還有向新的電子產業、材料產業、精密儀器,這里面有很多亮點。第二,像互聯網有很多新的業態,互聯網金融、電子商務、快遞業務。第三,還有新產業,綠色環保產業、新能源產業。傳統逐漸失掉比較優勢的勞動力加工業也可以像微笑曲線兩端,可以把這些產業轉移到非洲,從GDP到GMP,他們轉移出去以后對我們的機器設備、中間部件也創造很大的外銷市場。第四,即使現在有不少過剩產能,像水泥、鋼鐵、電解鋁,那隨著一帶一路我們對其他地方基礎設施的投資,也會創造很大的市場需求。所以在這種情況下,我相信在新常態之下,我們有8%的增長潛力,應該達到今年總理所講的7%左右的增長是沒有問題的,而且我相信我們做得好,會比7%還要高。(中國臺灣網記者 王思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