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wǎng)9月21日電 雷曼兄弟破產引爆全球金融海嘯,至今已滿一年,但衍生性金融商品的慘痛教訓也同樣化為歷史了嗎?9月3日,一則臺灣媒體的外電新聞登上臺灣媒體版面:學者張子文在新加坡控告德銀造成他投資虧損4800萬美元(約合新臺幣15億元)。
據(jù)臺灣“今日新聞”報道,臺灣“中研院”特聘研究員、免疫學權威張子文,研究30年發(fā)明治療嚴重過敏性哮喘的藥物Xolair,并獲得美國、英國的認可用于治療,成為全球通用藥物。在2007年3月間,張子文決定把創(chuàng)立的研發(fā)公司Tanox賣給全球最大生技公司——基因科技,股票利益實現(xiàn)后獲利1.18億美元(約合新臺幣38億元)。
長年與實驗室為伍的張子文,這輩子戶頭里從未有過這么多現(xiàn)金,過去十年也從未做過任何投資,突然擁有1億多美元,他不知該如何是好,于是透過朋友介紹香港德意志銀行私人銀行的助理副總裁溫凡庭,最后決定2007年8月在德意志銀行開戶,存入2600萬美元(約合新臺幣8.4億元),初期先做定存和購買債券。
3個月后,張子文在溫凡庭介紹之下,參加一個名為“折扣股份買賣計劃”(簡稱DSPP),以少于市價二到三成的價格買進美國花旗、瑞士銀行、法國興業(yè)和美國華盛頓互助等四家銀行的股票。剛開始兩、三個月獲利不錯,都在20%上下,但隨著次貸風暴開始延燒,張子文買進的股票一路狂瀉,一年內虧損新臺幣15億元。
“三十年來的心血結晶,就這樣一半不見了。”官司曝光后,張子文首度接受專訪,感慨的說。新臺幣15億,相當于15戶臺北帝寶豪宅,竟在短短一年內化為烏有。
“這個商品對客戶非常不利,銀行把股票下檔風險全部轉嫁給客戶,但客戶不能喊停;而當客戶在賺錢時,銀行隨時可以停利出場。”一位在私人銀行圈超過二十年經(jīng)驗的高階主管表示,“更恐怖的是,銀行會乘機用利益極大化為借口,誘使客戶融資;一旦融資,銀行在零風險下賺飽傭金、手續(xù)費和利息,客戶卻要賠雙倍。”
張子文就是個例子。直到去年11月,張子文不堪虧損,向德銀中止合約,但按照合約,張子文須把合約到期時未買完的股票買回來,并繳納違約金,同時德銀也賣出他的股票。此時張子文戶頭里的4800萬美元不但全部用罄,德銀甚至寄發(fā)追債信,向張子文索討積欠金額近180萬美元的利息;雙方于是對簿公堂。
“對方只告訴我折扣價購買股票,卻未告知產品的性質、利益和風險,包括母股價格一旦跌至低于行使價格時,可能導致潛在虧損,”張子文說,“這項產品復雜且具高風險,不符合我的風險承擔力,卻建議我購買。”
新加坡德意志銀行在9月初出庭時,出具張子文于2007年8月所簽署的風險披露聲明,聲明中說明,這些交易因相關資產的強烈波動性,而擁有一定(或顯著)風險。并指出,投資人應咨詢顧問、詳細考慮該交易是否適合本身財務狀況,且必須對任何虧損負起全責,德銀并沒有責任。
新加坡德銀也在聲明中強調,張子文2007年11月購買衍生性金融商品時,也簽下同意書,承諾閱讀及了解風險披露聲明的內容。事情發(fā)生之后,張子文相當沮喪,長期以來對人的信任毀于一旦。目前新加坡的官司仍在進行,他希望這個教訓能夠提醒更多投資人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