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2月21日電 北高選舉結束,民進黨陶醉在“勝選”氣氛中。與此同時,民進黨選前原同意修法松綁企業赴大陸投資的限制,選后隨即變臉,黨團上周二在“立院”阻擋該法案付委;然而,到了本周一,“經濟部”又突然核準茂德、力晶及日月光等的大陸投資案。臺灣聯合報今日的社論文章說,這副搖擺猶豫的圖像,充分顯現了民進黨在產業經貿政策上進退維谷的情勢。民進黨當局應拿出拼選舉的精神,解開鎖“國”經濟的困境。
文章說,在政治上敏銳,在經濟上麻木,長于選舉,拙于治“國”,一直是民進黨執政的最大盲點。然而,執政幾年來從“政高經低”到“政低經低”,政治上已走進不容回身的瓶頸,要想有所突破,經濟領域也許還有較多空間可以揮灑。民進黨若期待脫胎換骨,則如何解除鎖“國”的魔咒,重振臺灣經濟自信,恐怕才是希望之鑰。
6年半來,臺灣經濟停滯不前,甚至在向后倒退。當長年居留大陸的臺灣人逼近百萬,這顯然已不是一個主觀想象,而已是客觀形勢。
文章指出,在全球化的架構下,兩岸的形勢變化,已不單純是兩岸的競賽,而是一個全球性、也是全方位的競爭。當全球企業都在前進大陸,唯獨臺灣卻限制企業登陸,限縮兩岸的往來,其結果,是徒然把自己推到全球經貿動脈的路徑之外。連民進黨“臺獨理論大師”林濁水都說,“如今已沒有理由反三通,政府處理兩岸政策應有新思維”;那些只會把“本土”、“愛臺灣”掛在嘴上的政客,能否睜開眼睛看看周遭的世界?
民進黨不少計劃都是為了選舉而急就章,空有包裝及想象,有的因執行力不足半途而廢,有的資金虛擲卻發揮不了預期效應。這也是民進黨財經決策最嚴重的空窗現象:徒有片斷、投機式的建設概念,卻產生不了完整、有自我實現能力的決策拼圖。
文章指出,必須提醒民進黨:不要錯誤解讀北高選舉的結果,而落入鐘擺效應的陷阱。民進黨對高雄1000多票險勝感到狂喜,甚至把臺北16萬票的落敗也視為“漂亮”,這恐怕是自我認知的水平已經歪斜。他們忘了,扁當局6年政績不彰又弊案纏身,能險取高雄,主要是憑著高妙的選舉技術所致。
文章在最后指出,當政治人物在造勢場子及執政舞臺上作秀,并進出酒池肉林的招待所時,一般人民都在為生活奔忙。民進黨必須自問:除了選舉爭勝,自己可曾善用手上的權力為人民減少悲苦、增添福祉?趁著局面未到不可收拾,主政者或許還有余裕為6年多的耗弱扳回一城。拿出拼選舉的精神,解開鎖“國”經濟的困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