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立倫能否能讓國民黨重生?
臺灣《中國時報》評論說,這幾年來,不少藍營黨工心中不免有個疑問“馬英九是再造國民黨,還是無意間在弱黨、毀黨?”前后兩任、7年的國民黨主席任期,馬英九帶領國民黨重返執政,如今又面臨再次被輪替的蹇運,即使這是政黨政治的常軌,也令黨員們徒呼負負。
國民黨最被詬病的,無疑是缺乏中心思想,檢視國民黨這幾年來的社會形象,黨內權貴、派系問題并未徹底解決,執政后推動各項稅改、法令松綁,導致財富分配不均、薪資停滯,不僅距離民主、公義、創新三大理念更遙遠,也與自由、民主、均富和統一的四大路線背道而馳,這是誰之過?
人才斷層,是百年老店的一大罩門,在后馬時期,除了朱立倫一支獨秀,幾乎找不到一級戰將,黨務與政務分流的二軌用人模式,是一大敗筆。
受限于國民黨內傳統家族與派系力量的牽制,馬英九企圖從外部拔擢人才應是立意良善,啟用江宜樺等學者型的政務官,加入國民黨可扮演“插件“,扮演起良性力量,形成”黨強、政強”的雙贏格局。
問題是,學者型官員任內刻意與黨務系統若即若離,未能培養成為選舉型戰將,謝立功兵敗基隆就是一例。這些“插件”官員一離任后,就與國民黨分道揚鑣,未能轉化成為藍營養分。
這是上層結構的問題,當學者型的外援力量一耗盡,馬英九又不愿與國民黨內家族、派系力量妥協,最后只能啟用老臣毛治國組閣,這是人才庫彈盡援絕的外顯現象,加上國民黨內不認同馬英九路線的反撲力量,最后不僅淪為“黨弱、政弱”的雙輸局面,國民黨內已有隱形分裂危機。
在上層結構的人才斷層,國民黨又與年輕世代出現代溝,青年團是一例。先不論百年老店的排資論輩、40歲以下難出頭天,即使馬英九所創立的青年團,總團長從副主席降為中常委,擴大青年參與只有形式、未能深化。更遑論,馬英九處理黨產議題,從原先的黨產歸零、捐贈公益,如今卻是交付信托,每年坐享龐大的利益孳息。黨產被視為轉型正義的重要一環,如今卻是權力魔戒,讓國民黨形象更受傷。
從人才斷層、與青年脫節、黨產處理三大議題,適足以檢驗馬英九黨務改革成績,馬英九縱使有許多理想,無奈卻拖不動這列百年老火車,最終是功敗垂成。
這是擺蕩的黨務改造與弱黨的天平兩端,當馬英九世代即將結束,接棒的是中生代的朱立倫,該走修正路線?還是另辟新路徑?
[ 責任編輯:何建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