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中國時報》16日社論說:在這個全球強人政治崛起的大背景、大趨勢下,臺灣的政治卻是紊亂、迷惘而多變的。近幾年來,土地狹小、資源貧瘠、市場有限、自主產業基礎淺薄的臺灣,面對著全球經濟的長期衰退,世界范圍的貧富差距擴大,以及中國大陸經濟一枝獨秀、政治軍事又大規模崛起的外部大情勢,臺灣內部卻是陷于長期的藍綠對立與發展方向的歧異,加上高政治參與意愿、低政治參與水平的網絡世代崛起等因素,臺灣政治出現了幾大病征,嚴重影響了臺灣的發展與進步。
首先,在藍綠對立、新媒體、網絡新社群崛起的情況下,臺灣政治社會在面對內部的重大歧見時,缺乏討論思辯的時間與空間,更缺乏耐心與包容,“黨派斗爭”、“為反而反”成為主導情緒,使得問題治絲益棼,社會人心也呈現認知破碎,無法存異求同,凝聚共識。
其次,政黨不斷輪替、政治明星不斷潮起潮落,人民對政黨、政客厭惡,卻又期待新的救世主出現,于是始終陷于期望、失望、再期望、再失望的輪回之中。在政治局勢紊亂無出路的同時,經濟停滯、薪資倒退、生活的幸福感與安全感被剝奪,人民的不滿不斷累積,社會處于集體郁悶、集體焦躁的情緒之中。
第三,“公民運動”成為潮流,“公民參與”成為顯學,但是在這些華麗詞藻的背后,并非民主的深化與鞏固,而是社會集體躁郁癥的爆發,呈現的是反抗的淺薄化、情緒化與自我感覺良好,“只要我覺得對,有什么不可以”成為主流。臺灣引以為傲的“最美風景是人”,全然崩裂。
在這樣困頓與焦慮的社會情勢下,臺灣社會確實需要好的“領導”,然而,十幾年來,陳水扁的民粹操作、貪腐執政,馬英九的學者治理、無(惡)感改革,都反映了領導人在領導力上的不足,惡化了臺灣發展停滯的困局。在扁、馬之后,新一代的政治領導人已經浮現,但他們是否又能具備領導者的條件呢?
從臺灣面臨的內外局勢來看,新一代的領導人需要具備的條件是:符合新時代需求的新的、堅定的價值觀,有積極解決人口老化、貧富差距、環境惡化、分配不均等課題的意愿與信念,并且能夠進行“愿景領導”,說服、帶動民眾一起向前;面對社會的分歧與對立(從藍綠到階級),有包容、折沖、妥協、前進的胸襟,耐心與手腕;面對艱困的處境,有長期規劃的大視野與步步為營的實踐力,尤其在面對大國政治、全球變遷的變局時,既有堅定的戰略目標,靈活的策略布局,又有危機管理、危機處理的意志與能力。
文章認為,如果從這些角度來觀察臺灣未來可能的領導群,在價值觀的層面,我們看到的主要是他們操作的“口號政治”,而非具體政績,在實踐力的層面,我們看到的更多是謹小慎微與政治盤算,至于大戰略大視野,更是普遍欠缺,令人失望。在政治攻防、選戰謀略、媒體操作、公關行銷之外,如何具備“領導者的條件”,恐怕才是有志于大位者,所急需修習、淬煉的功課。
[ 責任編輯:何建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