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包袱鋪,大學要比專業度。大家好,不當學霸好多年卻一直關心教育的撩叔來了!
今天撩叔要跟大家聊聊臺灣高等教育的事兒,而一切都是從一份大學專業領域排名開始的。截至上月28日,英國泰晤士高等教育(Times Higher Education)專刊,陸續公布了2018世界大學11個專業領域排名。據了解,這個機構每年都會針對全世界的大學做出各項排名,也會從不同的角度對各校的專業領域做出評比。
撩叔對這份排名的具體指標和尺度了解不多,但臺媒關注到了一個挺尷尬的情況:大陸頂尖高校幾乎壓倒性完勝,臺灣所謂的頂尖大學卻是“一面倒”。
不知道大家是不是也有撩叔這種感覺,好像近幾年來,這種大陸高校秒殺臺灣高校的新聞已經屢見不鮮,比比皆是了。所以,當撩叔看到這條消息的時候,并沒有感到意外,只是對曾經高到讓我們仰視的臺灣教育水平沒落到如今的地步感到有些悲哀和憐憫。
當然,我們還是把情緒收一收,畢竟撩叔不是賣雞湯的。就事論事看看這份排名,在公布的11個領域之中,我們選兩個有指標性意義的領域。
先來看工程科技方面,臺灣7所大學入榜前500名,臺大在島內排名第一,為第81名(去年79名);但大陸卻有35所高校入榜,其中北京大學第7名(去年12名),清華大學第22名(去年23名)。
再來看資訊工程方面,臺灣有5所學校上榜前300名,臺大還是島內第一,不過在總榜中第53名(去年39名);大陸則有11所學校上榜,北京大學第25名(去年27名),清華大學更厲害一點,排在第20名。
剩下的9個領域當中,臺灣高校除了在教育領域表現還過得去之外,全部大幅落后大陸高校。
這樣一份榜單公布出來,想必臺灣教育屆人士都會感覺臉上無光。當然,要說最尷尬的,可能非臺大莫屬了。作為臺灣高等教育的領頭羊,雖然在島內一直做大哥,不過拿到國際上比一比,卻越來越缺乏自信了。
對于這次這個事,臺大方面也給出了回應。臺大副教務長張耀文說,每個有意義的排名系統都有其參考價值,無可否認其結果,尤其當大部分的排名系統都顯示出北京大學和清華超越臺灣的各大學同一個趨勢時,那我們一定要深刻自我檢討,不能當鴕鳥視若無睹。
臺大代理校長郭大維說得更嚴重一些,他表示,“臺灣高等教育的問題相當急迫,已經是強弩之末。”臺灣所有頂尖大學已經面臨崩解,而他們的崩解,將對若干年后的臺灣,造成全面性沖擊,臺灣社會與產業將比現在更加缺乏競爭力。
這兩個說法撩叔都給個高分,實事求是的態度值得鼓勵,不過后面還有不少內容。臺大副教務長接著巴拉巴拉說了一些例子和推導,最后得出的結論是,其實總名次退步,最主要是很多國家和地區在近年對高等教育的大幅投資造成的反差。他對比大陸高校和臺大的經費,表示大陸高校經費每年都以約20%至30%的速度成長,而臺大可能要面臨未來的負成長。
臺大代理校長的分析也大同小異,他說,退步原因主要來自于教授薪資過低,求才與留才都不易,幾所頂大的高教經費嚴重不足,而目前島外同級大學的教授薪資是島內數倍。更雪上加霜的是臺大教授在退休新制下,所領到的每月退休金可能比中小學教師還略低。
這兩位其實說的都是一個事:缺錢!缺錢!缺錢!臺灣網友的回應則一貫的豐富有趣。有揶揄臺大的:
甚至搬出了臺大的“知名校友”:
也有網友認同臺大領導的分析,痛批當局的:
作為圍觀群眾的我們應該怎樣看待這件事情呢?撩叔覺著首先要認清事實。
什么是事實?以臺大為首的臺灣高等院校在與大陸名校對比時逐漸優勢不再,這是事實;臺當局近年來對高等教育投入遠低于大陸,這是事實;網友口中所說的臺大并沒有足夠好,教育水準并沒有足夠高,也是事實;而這些事實共同構成了一個循環,每一個環節的惡化,都會導致整個教育體系的不斷失衡和教育水平的持續下滑。
認清以上這些事實之后,我們就會發現,比起臺灣大學專業領域排名落后更讓人悲哀的是,當這件事發生后,校領導的眼中只有經費、工資和退休金,仿佛學者變成了商人;而本該操心經費的教育主管機構和官員,甚至連一點聲音都沒有,不知道是真的沒看到、不關心、還是裝糊涂。這種情形很容易讓人覺得:臺灣面臨的高等教育困境可能會長期存在,只有口水仗,沒人想辦法。
可能也是基于對這種混沌狀態的絕望,近年來,越來越多的臺灣學者和年輕人開始來到大陸學習、工作、生活,而大陸方面也在盡全力出臺各種利好政策和措施,讓兩岸青年之間、基層之間、民眾之間的交流互動更為直接、深入、密切。對于臺灣學者和年輕人來說,島內只有打不完的口水仗,而大陸擁有無可限量的前景和未來。
聲明:本文為“臺灣包袱鋪”團隊投稿作品,內容系作者個人觀點,與中國臺灣網無關。
[責任編輯:高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