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歡迎來到“臺灣包袱鋪”。我是出門不用帶現金,衣食住行全憑一部手機搞定的90后懵girl。這一期的“臺灣包袱鋪”我們就來說說科技金融那些事兒。
硅谷深造不再 赴大陸取經受熱捧
據臺灣《旺報》報道,英國《金融時報》最近刊出的專文指出,大陸如今在數字技術、移動支付、共享經濟等領域,有相當成熟的技術,企業不斷在世界各地開拓市場,并發揮引領全球科技趨勢的作用。
伴隨中國科技業崛起,到硅谷深造不再是所有大陸創客的必修課;相反地,越來越多的海歸派回流大陸找工作,也有更多的海外人士到大陸取經,觀察和學習當地的科技流行脈動。
連同高鐵在內,數字技術、移動支付、共享經濟成為大陸的“新四大發明”。大陸雖然沒趕上前面200年的工業革命浪朝,但是大陸花了30年努力,終于把過去落下的課程補好了,現在跟其他人站在同一條起跑在線。
“人臉辨識”消費開始在大陸興起
今年7月初淘寶造物節開幕,一家名為“淘寶會員店”的無人商店同時開幕,只要攜帶手機進店,沒有店員也能購物消費。到了8月底,京東和蘇寧兩家電商宣布,無店員、不需手機,僅憑“人臉辨識”即可入店消費的實驗店開店。
一場以人臉辨識來進行消費和身分辨識的寧靜革命,正在全中國大陸興起:
武漢火車站32個刷臉信道已全面啟用,只保留10個傳統檢票信道,配合身分證讀碼,所有人進站只需2~5秒。
北京機場宣布和百度合作打造“智慧機場”,將在智慧運行、智慧安全、智慧服務、智能商業與經營管理展開深度合作。
更令人驚奇的,江蘇省地稅局開辦了刷臉查稅服務,全中國40個城市已開辦了“刷臉政務”,涵蓋的服務包括查詢公積金、繳稅申報、繳納交通罰單等。
臺灣媒體人談大陸變化驚人
臺灣一向自詡能聯結硅谷的創新能量,成為全球的科技重鎮,不過,近年來情勢正慢慢發生變化,深圳與科技創新之都硅谷的緊密關系,已凌駕臺灣,并成為全球電子產品制造中心。
大陸行動支付普及,支付寶、微信支付等早已滲透人們生活中各方面。超過7成大陸的民眾表示,錢包里放100元人民幣,近500元新臺幣,就已經足夠花一個多月,生活絕對綽綽有余。
臺灣知名人力銀行資深副總洪雪珍在Facebook上指出:“貴州在舉辦國際大數據博覽會與機器智能高峰對談會,臺灣經濟部門卻在討論要辦‘鹵肉飯節’,對岸在講大數據,我們在講鹵肉飯。這樣的高度落差,用天差地別都不足以形容,再這樣下去,臺灣不只被邊緣化,更會遭整個時代遺忘,在未來將無法占有一席之地。”
臺灣媒體人董智深在政論節目中透露:“臺灣已經落后于廈門了,以前我去大陸都是我付賬,現在我錢沒他們多,又沒支付寶,連吃完飯打車錢都是朋友付的!”
大陸的移動科技已經無孔不入了,反觀臺灣呢?臺灣的技術落后于大陸?最先進的人臉辨識關鍵零組件貌似是來自臺灣的供應吧?但是,為何在應用上和對岸差距如此巨大?
有人說是因為臺灣對金融的控管過于嚴苛,讓金融支付的途徑被掐住咽喉。
臺北市長柯文哲抱怨悠游卡公司要申請發行“數字悠游卡”,但居然被金管會卡住兩年。(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
臺北捷運悠游卡的購物功能被卡住兩年,臺北市長柯文哲在蔡英文面前狀告臺灣金融監管部門,稱“臺灣電子商務還需要加速進行,悠游卡要變成第三方支付工具,已經拖2年了,到現在還沒辦法變成支付的工具,所以金融管理部門必須要去處理。”
悠游卡公司董事長林向愷更是炮轟臺灣金融管理部門:“充滿‘官僚文化’的金融管理部門是金融發展的絆腳石,期待新負責人移除絆腳石,徹底改造‘官僚文化’。”
悠游卡公司董事長林向愷(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臺灣名嘴黃智賢也在政論節目中指出:“一個不應該帶政治色彩的金融管理部門,現在要開始腥風血雨,臺灣已經結束了。”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9月23日發表的社論《當大陸進化到刷臉支付 臺灣呢》指出:另外一個重要因素就是臺灣市場規模太小,難以誘發足夠的應用投資。特別在兩岸服貿協議持續被卡,這個弱點的負面影響將會日益擴大,而臺灣原來相當自豪的服務業,也將會因此而日益落后。
如果臺灣當局繼續以“尊重市場”為由而不作為,不承認“九二共識”,抵制服貿、貨貿,那么臺灣的服務業將很快被大陸,乃至被全世界狠狠拋諸于后,沒有再生、領先的機會!
聲明:本文為“臺灣包袱鋪”團隊投稿作品,內容系作者個人觀點,與中國臺灣網無關。
[責任編輯:張御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