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大搞“臺獨”課綱又遭炮轟 輿論:倒行逆施、數典忘祖必遭唾棄
中國臺灣網12月14日訊 連日來,島內有關“禮義廉恥”之爭甚囂塵上,成為兩岸熱度最高的話題。事件的起因,則要追溯至不久前民進黨當局“新晉推出”的“臺獨”課綱。
據悉,在臺灣新版課綱中,文言文部分從原本的30篇推薦古文直接砍半,降至15篇,被刪除的古文除《蘭亭集序》《岳陽樓記》《醉翁亭記》等經典名篇外,還包括上述提到的《廉恥》一文。
作為此次事件的核心人物,臺灣北一女高語文教師區桂芝公開抨擊民進黨大搞“去中國化”,妄圖切斷兩岸歷史連結,直言“臺灣教育只剩‘無恥’課綱”。區老師義正言辭的發聲,也徹底引發了島內輿論極大共鳴,不少民眾直言,“區老師的話直擊臺灣百萬人的心坎,替他們出了一口氣。”
而身為臺灣政壇最會顛倒黑白、混肴是非的民進黨,顯然不會“坐以待斃”,任由風向倒戈。
臺立法機構負責人游錫堃受訪時稱,“廉恥是君主政治的產物”,而現在是所謂“民主政治”,有不同的價值觀。他還辯稱,“古文不是不好,而是價值觀會有問題”,因為儒家思想中有“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的男尊女卑觀念。
此番言論一出,立刻引發巨大爭議。中國國民黨2024候選人侯友宜表示,忠孝仁愛、禮義廉恥,是從小養成做人、做事的道理,與君主、封建制度有什么關系?侯友宜還指出,現今隨著時代進步、人際關系愈趨復雜,品德教育更加重要,絕不能讓意識形態取代品德教育。
侯友宜競選辦公室發言人陳柏翰抨擊,游錫堃所謂“儒家男尊女卑觀念”簡直是謬論,年初民進黨內多名黨工遭性騷擾時,副秘書長林飛帆、許嘉恬等高層主管不但選擇漠視、甚至打壓,而游錫堃的說法不但規避掉民進黨自身問題,造成對被害人的再度傷害,更是為了政治攻擊,刻意誤導、甚至污名化大家所自豪的儒家文化。
前高雄市長韓國瑜語表示,“中華文化是我們的根”,全世界都在學中文、想要了解中華文化,“結果我們自己把中華文化切斷了。”
除了抹黑“廉恥”外,民進黨當局也不忘將矛頭對準區老師,指責其此前曾赴香港參加“中華傳統文化研修班”,稱她在課堂上講政治時,批評日本排放核污染水,質疑其“親陸反美反日”立場,極力“抹紅”。且不提區老師是“紅”還是“綠”,單就其所抨擊的日本排放核污水來看,這難道不是赤裸裸的事實嗎?
對于民進黨的輪番攻擊,區桂芝說,“沒有人需要為自己的政治立場道歉”,她還直言,“如果所謂‘民主政治’不需要‘廉恥’,那這個制度有什么好珍惜的?如果所謂‘民主價值’不需要禮義廉恥,那這個價值有什么好維護的?”區桂芝稱,自己不會懼怕綠營的無理恐嚇,她將做好戰斗準備,畢竟“正義終將戰勝邪惡”。
也許有人要問,我們為什么一定要學習古文,這里筆者引述一段文字:當我們看到眼前美景時,可以感嘆“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而不是只會說,“哇,真美”;當我們表達個人志向時,可以說“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而不是滿腦子只知道升官發財;當我們遇到感情糾葛時,我們可以感嘆“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而不是只會說“藍瘦香菇”。
中華文化是兩岸同胞的共同精神家園,是我們共同的根和魂。中華傳統文化就像珍藏在兩岸故宮中的民族瑰寶一樣,是老祖宗留下的無價之寶。民進黨“去中國化”動作,實質就是要“滅其文”、“滅其史”,一點一滴磨滅深刻在臺灣社會,特別是臺灣年輕人心中的中華文化痕跡,讓臺灣青年一代“不知有漢,無論魏晉”。
針對民進黨當局妄圖割斷兩岸文化連結、蒙蔽臺灣民眾的舉動,大陸方面已明確指出,任何“去中國化”的行徑,都改變不了深植于臺灣社會的中華文化認同和中華民族認同,割裂不了兩岸的歷史連結和兩岸同胞的血脈聯系。民進黨當局倒行逆施、數典忘祖,必將遭到兩岸同胞更強力的反對。(文/王路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