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水扁(左)、蔡英文(右)。(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中國臺灣網6月5日訊 臺警察大學前教授、亞洲警察學會秘書長葉毓蘭在臺灣“中時電子報”發表評論文章指出,今年的520前夕,陳水扁送給執政周年的蔡英文一個大禮,他不顧主管機關“不上臺、不演講、不談及政治、不接受媒體采訪”的禁令,硬是北上參加凱達格蘭募款餐會,進入會場坐上主桌,還以錄像演說嗆問蔡英文:“當局讓我講話就會倒嗎?”自此,綠營內部要求特赦陳水扁的呼聲又起,陳菊和賴清德更是頻頻向蔡英文喊話希望特赦陳水扁。面對綠營支持者赦扁的聲浪,蔡英文繼續練她的龜息大法,還是推給“主管機關”來面對。
葉毓蘭指出,這個主管機關就是臺中監獄,一個臺當局“行政院法務部矯正署”轄下的四級機關,名義上對于保外就醫的陳水扁仍有監督之責,仍有權力決定陳水扁是否仍然符合保外就醫的資格,但中監除了發發無用的聲明,真敢要違規、不聽話的陳水扁返監服刑嗎?蔡英文把中監當成陳水扁特赦難題的擋箭牌,但是中監沒有那么大,矯正人員都是過河的泥菩薩自身難保。
葉毓蘭表示,近年來矯正機關收容結構呈現刑期更重、監禁人口偏高、高齡化與收容類別多元化等改變,以及收容對象犯罪成因、歷程及背景復雜等因素,除影響機關整體運作外,亦凸顯人力不足的問題。如影響戒護安全(戒護事故風險增加、安全防衛能力降低、突發事故應變困難)、影響收容人生活權益、影響同仁權益(工作超時超量、輪休及休假困難、工作壓力負荷過重)等,使矯正工作更增潛在危機與風險,這幾年管教人員遭受收容人暴力攻擊案件頻傳,也造成監所矯正人員離職率逐年攀升,從2009年的不到3%,驟增至2016年的7%。
截至2016年12月底,矯正機關總收容人數為62398人,戒護人力預算員額為5498人,戒護人力比為1比11.3,遠高于鄰近香港的1:2、日本的1:5.5、韓國的1:3.55。復以“矯正署”隸屬于“法務部”,但卻是部內最被邊緣化與矮化的機關,一如警察在行政體系中低落的地位一般。為因應“刑法”修正,“行政院”曾在2006年起,分3年增加“法務部”1000名員額,但是增加的員額一半撥給檢察機關,另外一半分給其他所有的機關。
“廉政署”成立之后,從業務性質觀之,理論上應由相近的“調查局”移撥人力,但是受影響的還是“矯正署”。在檢察獨大的法務系統中,“矯正署”的困境遲遲未獲重視,更常成為政治角力下的犧牲者,繼續要人沒人、要錢沒錢,連應有的專業加給與危勞津貼也付諸闕如。葉毓蘭說,這幾年來因為陳水扁保外就醫衍生的爭議,臺中監獄常常成為媒體追逐焦點。但是除了擔任蔡英文的擋箭牌,跑跑政治大秀的龍套外,矯正機關的困境也渴望被關注。(中國臺灣網 盧佳靜)
[責任編輯:盧佳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