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駐臺北特約記者 蕭師言 環球時報記者 高穎 李俊峰 任重】蔡英文的“外交”與“內政”一樣,危機重重。臺當局這兩天仍在為參加世界衛生大會籌劃著。臺灣“衛福部長”陳時中將率團于20日凌晨出發,前往大會舉辦地瑞士日內瓦,聲稱可能會在那里遞交書面抗議函。蔡英文19日與歐洲議會一個訪問團見面時稱,“政治因素的干擾,并不會阻礙臺灣想參與國際組織、為全球議題做出更多貢獻的熱忱”。
但臺灣輿論并不看好蔡英文當局所做的這些“努力”。“外交該何去何從?”臺灣“今日新聞網”報道稱,國民黨智庫“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19日以此為題舉辦記者會,“國家安全”組召集人林郁方怒批“蔡英文的外交分數連50分都不到”。
蔡英文19日對“海外華文媒體參訪團”的講話中稱,“‘維持現狀’就是我們的主張。我所做過的承諾,從來沒有任何改變”,“舊的問卷應該讓它過去,新的問卷上頭有新的題目”。
然而,在聯合報系民調中心的調查中,蔡英文“處理兩岸關系”的不滿意度(53%)僅低于推動經濟發展(58%)。中國國民黨文傳會副主委唐德明認為,蔡英文這一年唯一的兩岸“成績”是拒絕承認“九二共識”,導致兩岸關系急凍,導致臺灣民眾錢包受凍。據臺灣《旺報》報道,雖然蔡英文在競選與就職時都承諾過“維持現狀”,但對臺灣人民的錢包而言,完全沒有維持現狀。2016年的平均月薪資4.8萬臺幣,年增長率只有0.6%,不但低于2015年度的2.5%,也不及過去20年的平均增長率1.46%。他表示,若兩岸無法解凍,臺灣未來可能面對“三座大山”,包括陸客銳減沖擊經濟、無法參與“一帶一路”、參與TPP和RCEP機會渺茫。
為何蔡英文這么不得民心?人民日報海外版港澳臺版主任吳亞明19日對《環球時報》記者概括了以下原因:她號稱是最會溝通的政府,但在重大決策上,從來不跟民眾溝通,從來不做可行性研究;她借改革之名行斗爭之實,挑起階層斗爭、世代斗爭、藍綠對立;以轉型正義之名來清算國民黨。“蔡英文的改革不是純粹的改革,所謂為臺灣利益只是一種掩飾。”《聯合報》19日的社論稱,蔡英文只想做“民進黨總統”,并非臺灣地區領導人。
而對于大陸,臺灣《中央日報》援引唐德明的話說,蔡英文出于意識形態考慮,認為只要用“聯美日”或“新南向”就能對抗中國大陸。中國社科院臺灣研究所研究員金奕19日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帶有這樣的“意識形態”處理問題,加上蔡英文個人能力本身不足,未來她處理兩岸關系的道路只會越來越窄,會制造“對立和緊張”,“沖突程度可能越來越高”,這樣的惡性循環會讓她在其他各方面都疲于應付。有評論認為,如果蔡英文愿意從兩岸關系入手,調整政策,與大陸和解,綠色執政面對的困局或能出現轉機,“兩岸關系是解決問題的癥結所在”。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