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臺中大甲媽祖回鑾安座,各地陣頭、團體前來接駕,廟埕萬頭攢動,寸步難行。(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中國臺灣網4月3日訊 大甲媽祖回鑾,今年進香活動又告一段落。臺灣《旺報》發表評論文章指出,“媽祖信仰”已形成一種文化,被列為聯合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媽祖廟遍布全球五大洲,如果只把媽祖信仰視為文化箝制,未免太小看庶民的智慧。
文章指出,每年農歷3月,是臺灣信眾“瘋媽祖”的日子,值此之際,有人別開生面認為媽祖是國民黨以威權箝制臺灣民眾的控制手段。這種論點過于狹隘,完全不理解信仰的力量。
1000多年來,中國人對媽祖的信仰一直在強化,這得力于媽祖帶給人們安定的心靈力量。而且媽祖是中國人,屬本土民間信仰,和唐朝護城的張巡(張府千歲)、宋朝敢斬駙馬爺的包拯(閻羅天子)一樣,因為護國佑民受到老百姓景仰愛戴,供奉為神,歷代加封永世不朽。
文章表示,要說歷朝歷代帝王統治者加封媽祖是籠絡、箝制,不如說是朝廷、官員與百姓都看到媽祖信仰已深入每一個階層。增強媽祖信仰的影響力,就是穩定社會人心,對人人都有好處。至于說臺灣民眾到大陸參拜媽祖會被“統戰”,那更是笑話。用政治學的理論去評析民間信仰行為,本身就是一種錯誤。
文章指出,自20世紀80年代兩岸恢復交流,大批臺灣信眾前往福建媽祖祖廟朝香,湄州島上很多建筑物是臺灣宮廟捐獻。近年大陸又將價值數億元新臺幣的翡翠神像給臺灣,在臺南發生大地震時,湄州媽祖廟又率先發動募捐。這顯示出兩岸的信仰交流、相互捐贈不分彼此。(中國臺灣網 盧佳靜)
[責任編輯:盧佳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