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刑人的“睡眠人權”長期被忽略。(圖片來源:東森新聞云)
受刑環境也影響受刑人的教化功能。(圖片來源:東森新聞云)
據東森新聞云報道,臺當局行政部門負責人林全日前在視察臺北監獄時,曾經有感而發:“沒床睡對受刑人來說,是種折磨”。的確,“無床可睡”,這件在鐵窗外被視為不可思議的事情,卻成為全臺絕大多數受刑人在每晚午夜夢回時不斷扼腕的夢魘。
臺法務部門自己公布的統計數據顯示,截止到2016年年底,全臺灣各矯正機構收容人數達6萬2398人,超收比率超過18%,在全臺24所監所中,只有4所沒有超額收容的問題,平均每位受刑人只能分配到不到0.4平米的空間,大小不及一個榻榻米,距離臺當局矯正機構所設定0.7平的標準,還有一段不小的距離。
由于監所房舍嚴重不足,大多數受刑人只能擠在通鋪側身而睡,甚至經常發生起身如廁,回來之后睡覺的位置就被旁邊的獄友給占走,無床可睡的慘況。身處在這種惡劣的受刑環境,還要談論受刑人的教化,根本就是天方夜譚。
在去年政黨輪替后,臺當局新任法務部門負責人邱太三為推獄政改革,曾經開出一張施政支票,要讓所有的受刑人“人人有床睡”,但現實的狀況卻是即使加速推動,但由于經費問題,最快也要在三年后,才能讓7成的受刑人有床可睡,這意味著近兩萬位收容人還得繼續忍受狹窄擁擠的牢房。這張“人人有床睡”的支票,顯然成為蔡當局推動獄政改革“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值得一提的是,民間企業也有人開始關注并且投入資源協助。潤泰集團總裁尹衍梁去年曾經大手筆捐贈4,689萬新臺幣協助臺相關部門添購2萬張鐵床,關懷受刑人的人權。但在矯正機構擴建極其緩慢的情況下,臺監所嚴重超收所導致的收容人無床可睡的問題,依舊是難以解決。
日前,有位陳姓男子因案在桃園監獄服刑5年多,他嫌監獄的空間狹窄,長期以來害他飽受精神損害,所以要求205萬6000元新臺幣的賠償,這是臺灣第一件收容人因監獄擁擠而向臺當局提出索賠的案例。不過,桃園地方法院審理認為,監獄沒有拒收人犯的權力,超收很難認定是監所的過失,因而駁回索賠請求。
這起案件雖然不了了之,但卻凸顯了監所長年以來對于受刑人連睡眠權益都難以妥當處理的沉珂。
[責任編輯:齊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