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民眾至臺當局“行政院”表達抗議日本核災食品輸臺的立場,要求重新召開公聽會,一度與現場警方發生推擠。(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中國臺灣網11月21日訊 針對蔡英文當局上臺后的一系列媚日行為,臺灣資深媒體人徐宗懋今日(21日)在臺灣《中時電子報》發表《別再當山寨版日本人》一文表示,在臺、日漁權談判中,蔡當局撤回“海巡署”巡邏船,不再稱呼沖之鳥為礁,但日本依然強硬如故。接著,蔡當局又要主動同意進口日本核災地區食品,以換取日本的“外交”支持,然而日本只會得寸進尺。為何蔡當局如此卑躬屈膝呢?原因在于對日本無可救藥的崇拜和自卑感,結果對日政策只會不斷失敗。
文章說,2年前曾在臺灣熱賣的電影《KANO》,很能說明綠色執政的心理弱點。在民進黨肯定日本殖民統治的社會氣氛中,不少年輕人竟也以曾經被日本人統治為榮,認為臺灣從此走向現代文明。《KANO》90%是講日語,而且吹捧八田與一(日本水利工程專家)興建嘉南大圳的貢獻,《KANO》球隊代表日本統治下人民和睦共處的美好時光。此片在臺灣大賣,同時被認為在日本也會大賣座。但事實卻相反,《KANO》在日本票房不好,日本觀眾反應冷漠,大出“臺獨”意外!
為何如此呢?徐宗懋說,他問了一些日本友人,其中旅臺日本作家本田善彥先生認為,電影跟真實的日本相差太遠,很假!事實上,戰后日本出過很多有關戰前生活的電影,帶著反省意識,呈現的社會生活都帶著強烈壓抑感。尤其是底層百姓更不離貧窮困苦的描述,譬如向鄰居借錢、被勢利眼的親戚趕出門、遠赴西伯利亞或滿洲的兄弟們戰死、警察街頭兇惡地打人、軍中學長對學弟棍棒交加打得頭破血流,這類情節在電影里比比皆是。反映的是日本人民的痛苦和不快樂,從來沒有看見像《KANO》說的像人間天堂下日本統治的社會。
文章說,至于日據臺灣,1944年日本《朝日新聞》引用統計資料指出,1926年臺灣漢人兒童就學率在28.48%,1935年是41.1%,根據類推,1931年大約在35%左右,也就是10個臺灣漢人兒童中大約有6.5個沒有上學。而且城市和鄉村并不平均,像嘉南平原農村的失學率甚至10個里面會高達8至9個沒有上學。
這意味著,嘉南平原佃農家庭兒童絕大部分沒有受教育,屬于赤貧狀態。舉目就是兒童們打赤腳、衣服破舊,只能吃番薯簽、居住房屋簡陋,男童做工、女童當人家童養媳,這就是嘉南平原的基本社會景觀,這也是農民組合激烈抗爭的原因。嘉南百姓們會感謝八田與一嗎?當然不可能!對八田與一的感情只存在非常少數靠剝削貧農獲利的富裕地主,說嘉南百姓感恩八田與一完全在造假歷史。《KANO》表現的嘉南社會,源于自卑感下的想象,連日本人都覺得很假!
文章指出,嘉南百姓對《KANO》當然有感情,那是因為它證明了臺灣人跟日本人有一樣的能力,臺灣棒球名將吳明捷是苗栗客家人,后來到日本發展,但戰后拒絕入日本籍。一些網上的評論說看《KANO》會掉眼淚,也有一些說想吐,徐宗懋說,他看了好幾個地方是笑起來,因為編導很明顯在假裝當日本人,卻又裝得不像,所以電影變成山寨版的日本片!問題是,日本人看本身國產日片就好,為何要看臺灣人做的山寨版日片?
文章強調,這正是蔡當局對日政策的問題,對日本莫名的崇拜和自卑,老想把自己打扮成山寨版的日本人,自然遭到真正日本人的訕笑!如此,日本對臺灣占盡便宜也就不奇怪了!(中國臺灣網 李寧)
【背景資料】
《KANO》是臺灣本土電影,2014年2月上映,意為“嘉農(嘉義農林學校棒球隊)”。電影敘述1931年由日本人和臺灣人共組的嘉農棒球隊,在日本教練的帶領下過關斬將、勵志求勝的過程。該片在宣傳詞中強調“族群融合”、“找回臺灣的美好年代”,雖然在臺灣票房大勝,卻引發是否媚日的尖銳討論。
[責任編輯:李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