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臺灣“中央廣播電臺”文史館展出的該臺創臺和開播前一日,當時的“中央日報”刊登的預告消息。
臺灣“中央廣播電臺”文史館展出當年蔣介石在南京宣布對日抗戰取得全面勝利的麥克風。據介紹,該麥克風雖系仿真件,但麥克風的核心部分則為原件。
過去曾對大陸進行近40年心戰廣播的臺灣“中央廣播電臺”至今已有近90年的歷史。據臺灣《自由時報》10月19日報道,“央廣”因設備老舊曾于2012年進行施工改造,由臺當局“行政院”編列13億(新臺幣,下同),“央廣”負擔2億,共15億遷建搭成。但近日有臺媒爆料,有相關人士稱這項改建工程充滿弊案,不僅讓施工人員陷入危險,更讓天線傳輸訊號只局限在大陸長江以南的區域,而長江以北完全收不到訊號。
據臺媒消息,面對改建工程被質疑,“央廣”公關回應指出,被指責有問題的工程實際功能并沒有受影響,且所有問題都是“央廣”行政團隊發現的,“調查局”也沒有查出違法,他們也會嚴格要求廠商按照合約進行改善。“央廣”公關稱,灑水設備經過建筑師與技師公會檢驗,絕無問題,爆料人士只是在炒冷飯而已。
據報道,這項耗資巨大的改建工程弊端叢生,如采用高壓電發電機、機房設置灑水系統,如果一旦機房發生火災,撒水設備啟動后,恐將導致工程人員被高壓電電死。并且將訊號發送到世界各地的幕型天線也傳出有問題,原本計劃施行運作12組天線,結果只有1組天線合格,其他11組都不達標。而天線高度跟角度被改變,也嚴重影響“央廣”在大陸地區的廣播范圍,原本訊號可以發送到黃河以北的區域,但如今只剩下長江以南的聽眾可以聽到。
“中央廣播電臺”于1928年8月1日在南京成立,為當時的中華民國政府捐助成立的廣播電臺,目前也是臺灣地區唯一提供國際廣播服務的公共媒體機構。抗日戰爭時期,“央廣”先后遷至漢口、重慶播音,以“中央廣播電臺”(呼號為“XGOA”)對大陸廣播,以“國際廣播電臺”(呼號為“XGOY”)對外廣播。日軍侵華時期,每次轟炸都以“央廣”為主要目標,但次次均未能得手,遂被日軍稱為“炸不死的重慶之蛙”、“重慶怪放送”。
1949年后,“央廣”遷至臺灣,借由美國的經費和技術支持,建立了規模龐大的對全世界播音網絡,并可涵蓋大陸全境。且其短波設備,長年受“自由亞洲電臺”、“美國之音”等外媒委托,向中國大陸播送短波。1951年5月,“央廣”開始使用“中央廣播電臺――自由中國之聲”的呼號長期對大陸廣播。1951年8月,成立“大陸廣播組”,獨立作業,負責編播對中國大陸播音的心理戰節目,1991年停播。
2008年12月3日,“央廣”首次與大陸媒體合作,向大陸播送對時任臺灣地區領導人馬英九的專訪。2013年4月傳出“央廣”或因任務調整可能終止對大陸短波廣播。但臺“文化部長”龍應臺事后向公眾解釋了“央廣”對大陸的播音政策,稱對大陸的廣播沒有要喊停,反而是要加強和大陸的溝通。
[責任編輯:齊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