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文當局近日全面檢討駐外館處,并罕見地得到藍綠陣營的支持。
臺灣在全世界設置駐外館處總計120個 ,超過許多地區駐外機構的規模,虛耗資源明顯。據臺灣《聯合晚報》13日報道,有高層官員表示,設置這么多外館只是“打腫臉充胖子”,“外館砍30個都沒問題”。報道稱,除沙特阿拉伯、北歐四國代表處外,與臺灣關系密切的美國如關島代表處以及日本部分館處,都是此波檢討的目標。以美國為例,臺灣除設置駐美代表處外,另有12個辦事處,未來只要留下業務量繁重的紐約、洛杉磯、舊金山和芝加哥等重要城市辦事處,其他像關島、亞特蘭大、丹佛以及邁阿密辦事處“都可以關門了”。至于日本,除了位于東京的駐日代表處外,還有5個辦事處,其中橫濱辦事處離東京車程不到半小時,過去屢遭質疑功能不大,但內部總是害怕引發政治聯想,不敢將人員整并。此外在歐洲,德國設4個館處“也是莫名其妙”,其中駐法蘭克福辦事處最重要任務就是接機。臺灣在非洲有3個“大使館”、2個代表處和1個辦事處,其中利比亞爆發內戰后,臺灣人員撤出,代表處關閉至今5年,不過每年仍編列預算,成了名副其實的“蚊子代表處”。
針對裁撤駐外館處的設想,藍綠都表示支持。民進黨“立委”羅致政稱,過去展現“外交突破”的指標就是“增設外館”,導致“戰線太長,負擔太重”;外館砍掉后,多出的人力和資源可挪至東南亞,以強化“新南向”。國民黨“立委”江啟臣稱,“講現實點,這么多館處不過是刷存在感罷了”。
臺灣駐外機構包括22個“大使館”、2個總領事館、1個代表團、57個代表處、36個辦事處以及港澳事務服務組,共1896人,所需人事經費高達65億元新臺幣,加上業務經費30億元,預估年花費超過95億元新臺幣。隨便一名館長的整體待遇,包括薪資、房租補助與特支費等,每月都超過1.2萬美元。“外交部長”李大維日前交辦各地提出一份檢討報告,但迄今無人愿意開出任何整并名單。《聯合晚報》評論稱,有些館小到只有兩三人,虛有其表。再細究外館質量,除去部分業務繁雜的重要大城市以及具政治性意涵的外館外,更多是因歷史背景或為接送機方便而設,“經常是‘本業’突破有限,‘副業’卻常喧賓奪主”。不過文章也提到,臺灣國際處境特殊,一旦裁撤外館,恐引發外界質疑“外交”不力。(環球時報駐臺北特約記者 張云峰)
[責任編輯:齊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