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7年4月18日,國民政府定都南京典禮。前排自左至右依次為:蔣介石、蕭佛成、鄧澤如、吳稚暉、伍朝樞、胡漢民、王寵惠。
國民黨“派系林立”內斗嚴重歷來為人熟知,影視劇中常有再現。蔣介石敗退孤島后,盡管他治下的“黨國”沒有再發生另立中央的事件,但國民黨內部的分裂史卻始終未曾終止,并在“兩蔣時代”結束后愈演愈烈。如當下臺灣地區的親民黨、新黨等政黨皆是從原國民黨中脫胎而來。
自“換柱”以來,不少外媒報道發出了國民黨“分裂危機化”“分裂將亡黨”等論調。縱觀歷史,對國民黨這家百年老店而言,分裂早已是常態。國民政府從1925年建立到1948年改組這短短23年間,發生過4次大分裂,隨時都有反對派另立中央,兩個國民政府對峙的現象司空見慣。
孫文逝世產生權力真空
中國國民黨自1919年由中華革命黨改組成立以來,其組織與黨員成分就相當復雜,尤其在孫中山宣布實行三大政策后,黨內左、中、右派系日益明顯。孫中山剛一逝世,黨內右派團體就首次公然反對孫中山的三大政策。此時廣東的局面正如《中國國民黨史》所載:“孫中山在長期的革命斗爭中,逐漸在黨內形成絕對權威,然而,孫中山忽視了對接班人的培養,盡管他擁有不少卓越的助手。因此,絕對權威的忽然喪失,國民黨內便出現了權力真空,一時很難找出一位深孚眾望的領袖。”
孫中山北上前讓胡漢民出任代理大元帥之職,但胡在黨內的影響力遠不及孫中山,孫在世時,他可以理所當然的以助手身份暫時控制局面,孫中山一旦逝世,胡漢民在黨內的地位馬上受到挑戰。胡漢民自己非常清楚這個關系,所以在孫中山病危時他就對廖仲愷等人說:“大元帥職權,兄弟實不當再行代理,最好能將大元帥府根本改組為政府,并采用委員制,使本黨同志,能有共同負責的機會。”
胡漢民改組政府的提議得到眾人認同,但不久后即傳來孫中山逝世消息,國逢大喪,改組之事也被譚延闿以“大局未定,不便立即進行”為由擱置了。不久后,黃埔黨軍在第一次東征和平定楊、劉之役中取得勝利,廣州革命策源地得到鞏固,此事又再一次被提上議程。1925年6月14日,國民黨中央政治委員會做出將大元帥府改組為國民政府的決定,改組后的政府實行委員合議制。同時規定“政府的方針必須由國民黨政治委員會做出決定后再以政府名義執行”。也就是國民政府“以黨治國”的原則。在組織形式上,胡漢民在公布的改組方案中為國民政府規定了中央、省、市三級機構。中央一級的機構具體有“設國民政府,掌握全國政務;設軍事委員會,掌握全國軍務;設監察部,監察政府各級機關官吏之行動及考核款務;設懲吏院,懲罰貪污不法及不服從政府命令的官吏”。
1925年7月1日,中華民國國民政府的開府典禮在廣州第三公園舉行,宣告正式成立。參加第一次會議的國民政府委員共有16人,會議推舉汪精衛、許崇智、譚延闿、胡漢民、林森為常務委員。國民政府主席由汪精衛擔任,此外特任胡漢民為外交部部長、許崇智為軍事部部長、廖仲愷為財政部部長、徐謙為大理院長兼司法行政事務。同時聘任來自蘇聯的鮑羅廷為國民政府高等顧問。7月3日,國民政府成立了最高軍事領導機關——軍事委員會。軍委會于8月26日決議,廢除以省命名的粵、湘、滇等軍事番號,并將之前的黨軍、建國軍等番號一律改編為國民革命軍。
寧漢對峙:國民政府第一次大裂變
廣州國民政府的成立并不能根本解決國民黨內日益分化嚴重的問題。即使是黃埔軍校中,也有以共產黨員與國民黨左派學員組成的“中國青年軍人聯合會”與國民黨右派學員組成的“孫文主義學會”兩個相互對立的學生團體。僅在政府改組一個月后,國民黨左派代表廖仲愷被刺身亡。此前,以左派面貌出現的汪精衛、蔣介石也都被列為暗殺對象,蔣介石更是兩次險遭刺殺。
“廖案”打破了后孫中山時代國民黨內汪、廖、胡三足鼎立的局面,不久后胡漢民因涉嫌“廖案”被迫出洋,國民黨左右派各失一首,反而造成蔣介石的迅速崛起。1925年11月23日,鄒魯、謝持等右派元老組成“西山會議派”另立中央。1926年初,蔣介石將謝持與鄒魯永遠開除黨籍,其余人等則分別處以書面警告和“促其猛省,不可再誤”的訓令,黨內的第一次分裂危機算是暫時平息了。但僅僅過了兩個月,廣州又發生了疑云叢叢的“中山艦事件”,盡管事態沒有擴大,但整個長洲島上已是風聲鶴唳,國民黨內(當時的共產黨員也在國民黨中)的意識形態之爭已向著不可調和的方向發展,而這種矛盾終于在之后的北伐烽火中爆發,造成寧漢兩府對立的大裂變。
1926年7月,蔣介石發表北伐總動員令,宣告北伐戰爭正式打響。北伐軍一路勢如破竹,幾個月就打垮了吳佩孚率領的北洋軍,并于當年10月攻占武漢三鎮。10月16日,國民黨中央委員會及各省區聯席會議正式討論遷都事宜。11月8日,國民黨中央政治會議決定遷中央黨部和國民政府到武漢。當年年底廣州國民政府停止工作,武漢國民政府于1927年2月21日正式辦公。
就在國民政府已決定遷都武漢時,蔣介石卻在1927年1月3日召開會議,提出國民政府應遷往南昌,他的理由是“現在張作霖已經宣稱自己是國家的首領,并準備和國民革命軍打仗。河南局勢變得非常危險,湖北的部隊是靠不住的,所以武漢處于嚴重的威脅之下,同時浙江也已經發生了戰事,在已經鞏固了的南昌領導作戰是較好的”。會后,他發出通電,“現因政治與軍事發展便利起見,中央黨部及國民政府暫住南昌”。
蔣介石將國民政府強留在南昌的通電引起黨內很多人的不滿,即使是對武漢政府素無好感的李宗仁也說“南昌,斷沒有成為臨時首都的資格”,他認為蔣介石反對遷都武漢的理由是駐漢部隊非蔣的嫡系,不便于他控制中央。漢方對遷都南昌之事的反對態度更是堅決如鐵,完全不理會蔣介石造成的“中央”已在南昌辦公的“事實”,堅決要求在贛中央委員、國民政府委員赴漢辦公。由于當時孫傳芳勢力尚未肅清,江西局勢也不穩定,蔣介石只好屈服于武漢政府。
這種屈服是暫時的,因為手握軍權的蔣介石早已實際脫離漢方的掌控,待北伐軍攻克上海后,他馬上于4月12日發動了血腥“清黨”,即“四一二政變”。“清黨”的第一矛頭指向了共產黨員,同時,諸多國民黨左派以及左傾人士也被殃及,僅在“清黨通電”發布的兩三天內,上海就有1000多名共產黨員被捕,300多人被殺害,白色恐怖籠罩淞滬。從國民黨本身的角度來說,這次政變“固然打擊了它的對手中國共產黨,但與此同時,國民黨本身也因此失去了大批精英”,并造成許多渾水摸魚之輩混入國民黨,這些人使黨內的戰斗力和凝聚力發生大幅度下降。白崇禧后來也沉痛地說:“此次清黨后,即發生許多以黨營私之假革命黨 使民眾對本黨已漸失信仰。”
對于國民黨而言,“四一二政變”造成的另一個影響就是蔣介石與武漢國民政府公開決裂。4月17日,蔣介石在南京召集會議,決定在南京組建政府,胡漢民、張靜江、伍朝樞、蔣介石等為國民政府委員;胡漢民為國民政府主席。4月18日,南京國民政府舉行慶祝典禮,宣告成立,并于同日開始辦公。此時,北京的北洋政府猶在,南方的國民黨陣營中卻出現了兩個國民政府,史稱“寧漢分裂”。這次兩府對峙也成為國民政府成立以來最大的一次分裂。
就在南京國民政府成立的前一天,以汪精衛為首的武漢國民政府以國民黨中央的名義發布堅決的“討蔣”命令:“蔣中正屠殺民眾,摧殘黨部,甘心反動,罪惡昭彰,已經中央執行委員會議決,開除黨籍,免去本兼各職。著全體將士及革命民眾團體拿解中央,按反革命罪條例懲治。”
湖北、湖南、江西等地的工會興起轟轟烈烈的“討蔣”風潮,武漢大街小巷更是貼滿了“打倒蔣介石”“鎮壓反革命”等標語。寧漢分裂導致北伐暫時停止,武漢國民政府內部有兩種聲音,一是東征討蔣,一是繼續北伐,最后北伐派占了上風,武漢政府于4月19日舉行第二次北伐的誓師典禮。與此同時,5月21日在長沙發生的“馬日事變”也表明了武漢的汪精衛逐漸轉向反共,加上馮玉祥等軍事實力派強烈要求分共,汪精衛最終發動“七一五政變”,武漢國民政府宣布分共。解決了共產黨的問題后,寧漢雙方在各路實力派的斡旋下開始和談,漢方對政府合并開出的條件就是蔣介石必須下野。8月13日,蔣介石在上海發表下野宣言,并辭去國民革命軍總司令一職。
合并的條件皆已成熟,此時在上海另立中央黨部的“西山會議派”也加入會談。三方博弈的最終結果是武漢國民政府的“正統”地位也被否定,汪精衛于9月13日通電下野。寧、漢、滬三方的國民黨中央在9月16日宣布在南京成立國民黨中央特別委員會,國民政府重歸統一,史稱“寧漢合流”。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