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舉的熱鬧勁頭剛過,該是亂哄哄、你方唱罷我登場的歡樂景象才是,然而,上周島內的新聞,就跟這陰冷潮濕的天氣一樣,著實讓人沒有快樂的心情,反倒是一個“憂”字彌漫其中。
敗者憂,是該換主席、換路線,還是索性連名字也換了?
國民黨挾執政之利卻大輸300萬選票,如何反省自己、贏回民心,乃是當務之急。曾經意氣風發的朱立倫,此刻,卸下頭頂的光環,90度彎腰鞠躬,辭去黨主席一職。而繼任者是誰,成了當下最有看頭的懸疑片。
到目前為止,表態參選國民黨主席的包括洪秀柱、郝龍斌,以及臺北市議員鐘小平、李新,吳敦義還在考慮當中,但其本周公開表示,“黨若需要,我義不容辭”,透露已經做好承擔的準備。
國民黨除了黨魁之爭,改革的聲音還有很多,前發言人楊偉中就提議“中國國民黨”去掉“中國”二字,改個名字看看能不能轉轉運。新黨主席郁慕明聽聞后馬上就來搶注商標,表示“中國國民黨”的名號他想要,并批國民黨若是往“本土化”方向思考,就等于跳進有心人設下的陷阱。
而勝者,也沒有“人生得意須盡歡”的任性權利,蔡英文雖然贏得了大位,但素有“馬英九2.0版”之稱的她,至今也沒提出令人耳目一新的經濟政策。本周臺北市美國商會發布“2016商業景氣調查”,受訪者對未來5年臺灣商業景氣的展望,僅有47%受訪者樂觀,為調查6年以來最低,顯示受訪者對于臺灣加入區域經濟的憂心。“萬物飛漲,薪水不漲”的經濟難題怎么破,如今不光是說說就可以,讓人民的荷包“有感”才是真正的挑戰。
倘若執政,在兩岸政策上,蔡英文也再沒有使用模糊、空洞說法繞開質問的空間。大陸始終堅持“九二共識”,堅決反對任何形式的“臺獨”分裂活動。而蔡英文在本周就民進黨的兩岸政策作出一些微調,但在“九二共識”上仍回避“兩岸同屬一個中國”的核心意涵。所謂的“求同存異”,什么是“同”、什么是“異”,恐怕正是蔡英文該悉心思考的問題。
藍綠之外,其它政黨也都沒有閑著。最有資格歡慶勝利的“時代力量”,因收獲5席“立委”席次,一躍成為“立法院”第三大黨,但本周卻爆出“太陽花學運”標志性人物陳為廷,因輔選不利退出該黨。而更慘的是李登輝一手創立的“臺聯黨”,因全軍覆沒將面臨解散的窘境。(記者 楊思萍)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