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臺灣,每逢“大選”,如何選擇副手是一門學問,講究起來可深了去了。據臺灣媒體報道,民進黨參選人蔡英文11月16日下午舉行記者會,公布了外界猜測良久的副手人選。有媒體稱之為“花落陳家”,“中研院副院長”陳建仁頂著“學院派”的光環,正式出列走上前臺。有人說,臺灣政壇一直刮著一股“學院”風。那么,這股風潮是如何流行起來的?“學院派”有何獨家秘籍來吸睛上位呢?
臺灣政壇博士頭銜多
有人笑稱,在臺灣政壇混,沒個博士文憑你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此言不虛,略舉數例。臺灣當局領導人馬英九擁有哈佛大學博士文憑人所共知。問政犀利、頗接地氣的前“立委”邱毅,是臺大經濟學博士,并在美國康奈爾大學留過學。據傳蔡英文最早屬意的副手人選是臺灣“央行總裁”彭淮南,此人是美國明尼蘇達大學經濟研究所碩士,臺北大學榮譽法學博士。
公開資料顯示,陳建仁1951年生,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流行病學與人類遺傳博士,曾任臺灣大學公共衛生研究所所長、流行病學研究所所長、公共衛生學院院長。不過,陳建仁雖是頗有成就的島內流行病學研究“一哥”,但并非政治素人。
知情人士透露說,陳建仁擔任過臺“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主任委員”與“行政院衛生署長”,2003年抗擊非典(SARS)有功,對島內行政事務及臺當局運作也非常了解,處事圓融且善于溝通協調。有了這身行政歷練做本錢,他才決定“從學術再投入公共服務,為臺灣做出更大的付出”。
臺灣政壇有些像美國政壇,不少人在“政商學旋轉門”之間來回騰挪,轉來轉去。有人學而優則仕,選擇擔責入世,有人“致仕”后回歸,選擇繼續教書科研。“專家治國”、“教授內閣”一度是馬英九上臺后的一大賣點。歷任“閣揆”劉兆玄、陳沖、江宜樺等,不是美、加博士,就是財經專家,或者臺大教授。
再細言之,在學術長才林立的“學院派”中,醫科界人才輩出,金融學、政治學等領域更是近水樓臺先得月。有了這樣的風氣和慣例,親民黨主席宋楚瑜2012年“大選”選擇擁有德、美雙料博士的林瑞雄做副手,蔡英文副手的“口袋名單”中一直盛傳不衰“中研院院長”翁啟惠的名字,也就不難理解了。
選個“學院派”好處多
在陳建仁之前,蔡英文一直對翁啟惠或者彭淮南念念不忘,就是看中了彭淮南島內無人可敵的財經背景,而翁啟惠身為學界達人對臺灣生物科技產業有卓越貢獻。這說明了一個硬道理:副手雖然形同“玻璃人”,但絕非花瓶般可有可無,有為才能有位,沒有個一技之長,誰來用你?
就此來看,陳建仁更像是蔡英文退而求其次的“備胎”。 一則陳建仁擔任“國科會主委”時,是生技新藥產業投資的重要推手。二則生技產業是蔡英文選舉政綱中重要一項,蔡研擬政策時陳建仁就擔任顧問。三則陳建仁更有遠勝于他人的忠心。2012年大選前讓蔡英文備受困擾的宇昌案爆發時,陳建仁第一時間為蔡英文辯護。估計這也讓他在蔡選擇政壇“另一半”時得分不少。
根據最新消息,陳建仁在記者會上亮相時說,如今臺灣面臨“走向天堂還是地獄”的抉擇時刻。這種言論讓人似曾相識。
臺灣前“中央研究院長”李遠哲曾泄露說,2000年“大選”時,島內多方候選人都積極拉攏他作副手。陳水扁選情原不被看好。但在選前,挾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光環的李遠哲提出,臺灣到底是會“向上提升”或是“向下沉淪”?這個呼吁打動了中間選民和知識分子的心。學界龍頭的臨門一腳,被公認為陳水扁獲勝的關鍵因素之一。
有了“李遠哲效應”在前,小英自然也樂得“概括承受”。陳建仁也證實,他曾為是否擔任副手一事,請教過李遠哲。“天堂地獄”之言與“提升沉淪”之語如出一轍,陳建仁為了選舉造勢竟然也是如此依樣畫葫蘆。
除此之外,一些通行的“賢良美德”,“學院派”副手也都有。比如他們比較符合傳統文化里的“清流”形象,政治色彩偏淡,對中間選民有一定吸引作用。當然,也可以像林瑞雄那樣,舍學術專長,另辟助選蹊徑,爆料說選舉期間受到電磁波攻擊,武器來自美國云云,賺夠民眾眼球,博得不少報紙版面。
謹守副手本分講究多
有人說,副手雖然在當選后形同備胎,行禮如儀,只在突發事件時才有“領導”的機會,但畢竟身處權力中樞,是幫忙還是添亂,對于“一把手”來說至關重要。從蔣氏父子、李登輝、陳水扁到馬英九,副手的出線都有其復雜縝密的背景和考慮。比如,“學院派”雖然也有行政歷練,但多數都不是政壇常青樹那樣的老油條,關鍵時刻往往構不成對“一把手”的有力挑戰。
對副手來說,把握身份最關鍵的一條無疑是應該補臺而不拆臺。島內“學院派”上位和“專家治國”傳統,應該始自孫運璇和嚴家淦等經濟長才。他們在專業領域宵衣旰食,幫助當年的臺灣實現了經濟騰飛,但最大的“政治智慧”,則是吸取了“副總統”陳誠的教訓,嚴守副手分際,不越雷池半步。不過凡事都有例外,比如陳水扁看中臺大法律系同門師姐呂秀蓮在黨內沒有派系支持,難坐大分權,就順水推舟接受其為“另一半”。但進入角色的呂秀蓮并不甘于做一個影子副手,上任不久就公開抱怨自己是“深宮怨婦”,不時挑戰一下陳“老大”。
還有一條不能不提,如今臺灣政壇雖然“學院派”風氣很盛,主打清新形象,甚至“跨黨征才”,但藍綠分野的大環境并沒有絲毫改變。李遠哲、翁啟惠、陳建仁跟綠營走得近,不會成為藍營候選人的“口袋人選”。而朱立倫副手的傳聞主角之一、臺灣國光生科董事長詹啟賢,雖然也是醫界專家且與藍綠都有交集,但跟藍營交情要深厚得多,就不會是綠營考慮的對象。
而“政商學旋轉門”,讓“學院派”有風光之時,也有落寞的一面,甚至被批評促成了權力、金錢和知識的合謀。江宜樺為施政成績不佳請辭,想重返母校臺灣大學執教,結果被拒。也有島內名嘴揶揄說,李遠哲頂著一個諾貝爾的光環,在那邊隨便評論政治、社會,卻不用為陳水扁的貪腐負責,“可說是沒是沒非”。
書歸正傳。明年“大選”登記日自11月23日開始,各組候選人聯名登記后就不能再異動。現在蔡英文已經亮明自己的副手牌,接下來就看朱立倫和宋楚瑜如何揭盅了。是順應重用“學院派”的風潮,還是另有思路?大家不妨拭目以待。
[ 責任編輯:盧佳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