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臺灣網8月3日訊 據臺灣《聯合報》報道,臺中市長林佳龍上任后,標榜“開放政府”,但從種種訊息發布來看,呈現“封閉是為了開放”的詭異邏輯,“龍團隊”到底更封閉?還是更開放?令媒體費解。
前市長胡志強的市政會議全程開放,市府官員、區長不時炮火四射,媒體全程旁聽;林上任后,會議分前后,后半段討論常改為閉門會議,市府官員解釋“閉門是為讓與會者暢所欲言,達到充分討論效果”。
這種邏輯在市府團隊一再出現,臺中花博會請日本專家研討,但市府選在研討會第二天才發布,日本專家建議,外界無從得知,更不會見諸報端。中臺灣垃圾大戰期間“環保署長”魏國彥到訪,但市府發布訊息時間點竟在魏國彥離開后;臺電董事長黃重球到訪,談到臺中火力發電廠燃燒生煤、改善空污等議題,同樣在黃離開后媒體才得到訊息。
臺中市府屢次在重要議題上,排除媒體參與觀察、提問空間,僅在事后發稿告知,不僅塑造“一言堂”,也凸顯執政者缺乏自信、無法容納不同意見的氣度。
就營銷而言,媒體曝光壞消息,確有損執政光環,但就公共參與,反是精益求精、容納建言的改進空間;哪種態度能打造更“開放的政府”?林市長與“龍團隊”必須深思。(中國臺灣網 朱煉)
[ 責任編輯:朱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