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中國時報》23日文章,作者為臺灣師范大學副教授施正屏,全文摘編如下:
2014年北京APEC會議,大陸領導人提出“一帶一路”戰略與亞太自貿區相唱合,被視為大陸展現主動出擊的外交理念,迥異于鄧小平的“韜光養晦”戰略思維。此戰略布局一旦落實,不但將翻轉上世紀東西方對抗的冷戰思維,更將重構歐亞政經板塊的新風貌,值得臺方認真思考未來在區域經濟整合所扮演的角色。
面對全球經濟復蘇乏力,發達經濟體貨幣政策高度分化的背景下,國際經濟正面臨嚴峻危機。中國除了積極采取國際金融制度創新的“三行”大戰略外,更積極推動“一帶一路”地緣戰略。“一帶一路”是“絲綢之路經濟帶”與“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簡稱。
“一帶一路”戰略將貫穿歐亞大陸,東邊連接亞太經濟圈,西邊深入歐盟市場,將加速連結沿線國家的共同利益。歷史上,陸上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是中國大陸與中亞、東南亞、南亞、西亞、東非、歐洲經貿和文化交流的大通道,隱含對古絲綢之路文化與歷史的傳承和提升,因此快速獲得歐亞相關國家認同。
中國此次巧妙運用APEC會議,正式宣布“一帶一路”戰略布局,對中國大陸而言,實質利益包括:第一、亞太自貿區與“一帶一路”可強化APEC實質作用。中國認為APEC才能具體代表亞太利益,而亞太利益的實踐就代表中國政經板塊的擴張。
第二、中國在強化APEC同時,又能發揮壓縮美國主導TPP戰略的政治作用,削弱美國全球霸權地位,打破美國亞太再平衡戰略,排除美國軍事圍堵。第三、“一帶一路”有利于相關國家在未來擬定對中國外交與經貿政策中正式納入此思維,降低未來貿易談判的交易成本,提升制度創新調適效率。
不同于臺灣經濟發展經驗,以技術創新與調整產業結構為核心思維;中國大陸加入世貿組織后,參與區域經濟整合的思維系以制度創新與強化制度調適效率為主軸,快速的奠定了中國高速經濟增長的驚人成就。透過降低交易成本與建構新四化為戰略發展基本路線。
80年代中期,中國區域經濟發展采“點軸開發理論”逐步展開的,形成“T字形”戰略布局。但“點軸開發理論”卻造成大陸“工農差距、城鄉差距、地區差距”不斷擴大,形成了中國現今社會三對主要利益集團的矛盾。“一帶一路”將能迅速打破原有點狀、塊狀的區域發展模式。徹底改變過去近20年中國與其他國家點狀、塊狀自由貿易協議的發展格局。
值得注意臺方重視與學習的是,“一帶一路”戰略的實踐,將充分借助既有的雙邊與多邊機制打造區域合作平臺,不僅不會與上海合作組織、歐亞經濟聯盟、10+1等既有合作機制產生重迭或競爭,還會為這些機制注入新的內涵和活力。
兩岸簽署ECFA后,東亞區域經濟發展處于新的階段,面對國際形勢激烈的變化,中國區域經濟發展戰略選擇不僅攸關亞太區域經濟穩定增長,也影響兩岸各自在全球的競爭力。“一帶一路”將構建起世界跨度最長、最具發展潛力的經濟走廊。涵蓋44億人口,國內生產毛額規模21兆美元,分別占世界人口的63%和世界經濟總量的29%。
兩岸應透過制度性協商,共同尋找新的經濟增長點,臺灣更應透過“一帶一路”的深入研究,積極融入區域經濟整合,應是當前臺灣經濟可持續增長問題的重中之重。
[ 責任編輯:范斯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