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怎么就“解禁”了
在公開場合,《義勇軍進行曲》一直是不可逾越的雷池。直到1985年,有個女作家公然打破禁令,在一場有幾千人參與的演講會上唱起了它。
她叫三毛,很早就說過“兩岸不能再分離了”。以臺灣威權(quán)時代的背景,三毛此舉就算不導(dǎo)致“人間蒸發(fā)”,也會成為被禁言的政治犧牲品。但令人沒想到的是,如此“大逆不道”,三毛最終卻安然無恙。
這與蔣經(jīng)國的懷柔政策不無關(guān)系。連民進黨在臺北圓山飯店決議創(chuàng)立的時候,小蔣都沒有痛下殺手,何況唱禁歌這種“小事”。在復(fù)雜的時代背景及當權(quán)者個人理念下,許多足以無限上綱的越界行為,被當局似是而非地忽視了。
1991年,島內(nèi)正式廢除《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審查制度無限期中止,“警總”也于次年正式裁撤,就算有人唱《義勇軍進行曲》被告狀,也沒人管了。
于是,抗戰(zhàn)老兵在聚會的時候唱,黨外人士在反對國民黨的時候唱,連曾經(jīng)掌管軍政大權(quán)的郝柏村,也在退役多年后公開唱了。
不過,第一個公開唱這首歌的三毛,還是被“黑”了一下。1990年12月,三毛編劇的電影《滾滾紅塵》奪取8項金馬大獎,卻唯獨沒有最佳編劇獎,理由是當局認為該片“刻意歌頌中共”,被文化界視為時隔5年的秋后算賬。
現(xiàn)在成了個性手機鈴聲
200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舉行國慶60周年閱兵式。從煙火表演到正步方陣、武器展示,臺灣各大媒體轉(zhuǎn)播得不亦樂乎,《義勇軍進行曲》也傳到島內(nèi)家家戶戶。
這番畫面,在戒嚴時期根本無法想象。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兩岸運動員同場競技,但“新聞局”規(guī)定五星紅旗不得出現(xiàn),轉(zhuǎn)播室工作人員只能緊盯屏幕,隨時準備“馬賽克”之。當大陸運動員奪金領(lǐng)獎時,干脆直接靜音。
閱兵式后,《義勇軍進行曲》在臺灣廣受歡迎。高雄有位原住民記者把它當手機鈴聲,朋友們聽到先是大吃一驚,然后紛紛跟他求文件,大家一起“唱紅歌”。跑民進黨新聞時,他還會故意遲接電話,讓鈴聲多響一陣;有人質(zhì)疑他“唱紅”,但他對此嗤之以鼻:
“這樣很爽啊,都什么年代了啦,還這樣自我設(shè)限。”他說,放《義勇軍進行曲》是言論自由,自己偶然聽到它,一查才發(fā)現(xiàn)是當年的禁歌,就立刻設(shè)成鈴聲、彰顯個性。
不過,大多數(shù)臺灣年輕人對它依然很陌生。最近,一群人在年輕一族聚集的臺北西門町搞“行為藝術(shù)”:用收音機播放《義勇軍進行曲》,觀察路人們的反應(yīng)。他們坐在地上播放,只見人群漸漸散開,以收音機為圓心繞路行走,仿佛把他們當怪物。偶爾有警察走過來,但都是徑直走過,仿佛什么都聽不見,或者聽不懂。
他們坐了好一陣子,直到幾位老爺爺注意到歌聲,主動前來攀談。他們是抗戰(zhàn)老兵,其中一位取得了美國國籍的山東爺爺,剛從大陸參加完老兵活動,又到臺灣看老友。他說,現(xiàn)在《義勇軍進行曲》兩邊都能唱了,希望以后兩邊“國歌”能統(tǒng)一。
旁邊一位老人覺得不妥,讓他“別亂說,小心被抓走”。山東爺爺聽罷大笑:“怕什么,‘警總’早就沒啦!”(本文摘自:中新網(wǎng),作者:佚名,原題為:《在臺灣曾是“頭號禁歌”》
[ 責任編輯:范斯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