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文在當選黨主席后第一時間就公開投書平面媒體,提出一系列“憲改”主張,包括:增加“立委”席次、“降低政黨門檻”、“降低一般公投門檻”等,盡管在島內朝野引起很大爭議甚至反對聲音,卻預示著“憲改”將成為蔡英文“大選”前的最重要政治主張,也將成為選舉政治動員的重要工具。
欲壯大民進黨
蔡英文將敏感的“憲改”作為重要政見,顯然是受到了“太陽花學運”影響,試圖借助公民運動力量,與公民團體合作,共同高舉“憲改”大旗,對抗國民黨。“太陽花學運”的主要訴求從初期的“反黑箱”變為后來的“反體制”的“憲改”,“憲改”逐漸成為一種新的政治改革與社會思潮,從而獲得蔡英文、蘇貞昌等民進黨人士的認同。在蔡看來,只有“憲改”,才能爭取公民團體的支持與擁護,才能形成更大的反國民黨力量。
蔡英文提出的“憲改”還有一個重要目的,就是希望壯大民進黨。本來,壯大民進黨靠的是如何進行自身改造,贏得更多選民支持。顯然,蔡英文不是希望通過民進黨政策主張的調整贏得選民支持,而是希望通過選舉制度或“憲政”改革來實現,重點又是如何爭取增加民進黨的“立法院”名次。
要“憲改”先得道歉
理論上,“憲政”有其合理性,奇怪的是蔡英文強調“憲改”有助于小黨與民進黨合作,而不是與國民黨合作。蔡英文顯然只考慮民進黨的利益,而不是單純為了制度的完善。蔡英文的經驗是,近年來“立法院”在處理多個重要議題上,臺聯黨、親民黨均與民進黨合作,共同對抗執政的國民黨。然而,一旦民進黨成為執政黨,在野的小黨可能就不會與民進黨合作,反而會與國民黨合作。過去民進黨執政時的情況就是如此。顯然,蔡英文的思考還是將民進黨作為一個在野黨思考,這樣的論述本身就是有問題的。
蔡英文提出的“憲改”主張,必須面對如何回應民進黨前主席林義雄曾強烈主張“立委名額減半”的問題。林義雄當年提出“立委名額減半”的改革主張,結果在單一選區兩票制與名額減半的制度安排下,民進黨在隨后舉行的“立委”選舉中遭遇重挫。在經歷多年之后,蔡英文等人提出增加“立委名額”等改革主張,站在政治道德的高度,蔡英文與民進黨首先需向社會大眾道歉,承認民進黨在處理林義雄提出改革法案問題上是有責任的,是錯誤的,否則缺乏足夠的正當性。
問題不在制度缺陷
至于“憲改”目標能否實現,則存在不確定性,要實現這一目標并不容易,但在臺灣政治缺乏可預測性的情況下,也不能完全排除。一旦“憲改”在政治操作下成為主流民意,并因選舉需要,不排除國民黨的妥協而完成“修憲”。只是這樣的“憲改”,依然解決不了臺灣政治困境。今天臺灣“立法院”議事議政困境,問題不是制度設計的缺陷,而是藍綠政治對抗,準確地講是綠營不按法律、不按規則辦事,是綠營非法霸占主席臺、阻撓“議會”正常運作的問題。如果臺灣這一政治陋習不改,無論如何“憲改”,“立委”名額是增是減,都解決不了問題。這才是檢討的重點。
[ 責任編輯:朱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