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軍退役將領后代參訪團,在慈湖兩蔣文化園區合影。圖片來源:臺灣《旺報》
參訪團參觀慈湖兩蔣文化園區衛兵交接儀式。圖片來源:臺灣《旺報》
綜合臺灣《旺報》報道,解放軍退役將領后代參訪團14日前往臺灣“忠烈祠”和慈湖兩蔣文化園區參訪。團員紛紛表示,上一代的恩怨就停留在上一代,現在是和平發展的承平年代,和平的對話和交流,才是兩岸共同追求的目標。
以交流取代對抗
解放軍開國中將胡奇才后人胡克魯表示,65年前國共基本是勢不兩立的狀態,但那都是上一輩的事情了,現在是和平的年代;兩岸同文同種,不可再度兄弟鬩墻,現在兩岸最要緊的是推動動更多的兩岸文化和經貿交流,讓兩岸人民能享受最大利益經濟化。
開國少將李中權后人李洋說,來臺參訪父輩“對手”的紀念園區,如“忠烈祠”、兩蔣文化園區,格外具有意義。他指出,因為父親年歲已高加上位階太高,來臺不便,由兒子代替父親來向當年的“對手”致上最高敬意,也完成了父親的心愿。
李洋表示,兩岸的努力使得身份較敏感的退役將領后代也能來臺交流,雖是同胞卻互相斗爭的上一輩若是泉下得知,必感欣慰。
另一位開國上將劉震后人劉衛兵強調,赴臺純粹是交流參訪,了解臺灣風俗人情,千萬不要有任何的兩岸活動就牽扯到政治目的。
籌組大陸退役將領后代參訪團的孟鳴表示,“四野”(第四野戰軍)主要將領后代幾乎都到齊,這在大陸也很不易。孟鳴指出,不少“四野”后代經商成功,此次參訪也將安排參觀臺灣生技產業,交流的同時也將為臺灣帶來實質的商機。
團員贊臺灣文明水平
有參訪團員說,到了臺灣3天還沒聽過喇叭聲,臺灣的文明讓人印象深刻。
胡奇才后人胡克魯的夫人孫藝表示,參訪行程上路邊看不到垃圾,民眾也不會隨意穿越馬路,更讓她驚訝的是一次喇叭的聲音都沒聽到。
孫藝認為,開放更多陸客赴臺旅游或念書,看到排隊、不亂闖斑馬線等好習慣后,帶回大陸,借著彼此的影響;加上兒童教育,讓這些好行為能夠植入大陸一般民眾的生活中,臺灣是很好能提升大陸民眾文明素質的借鏡。
另一位“四野”后人沈克娟表示,臺灣的水果、鳳梨酥、靈芝咖啡等特產非常受到大陸民眾喜愛,食品安全檢查也較嚴格,這次赴臺一定要買到臺灣特產。
[ 責任編輯:朱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