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臺灣《旺報》報道,民進黨“中國事務委員會”9日首次開會,各方矚目,但對于委員會能發揮的功能和民進黨當前的兩岸政策困境,各方解讀不同。
民進黨前“立委”林濁水認為當前急務是黨內共識;兩岸統合學會理事長張亞中表示,意義在于民進黨終于“面對”,但短期內無內外壓力因素,它沒有調整政策的可能。
林濁水認為,民進黨現階段的大陸政策困境就在于內部意見南轅北轍,但對于該委員會的設計,他自始就有意見。他強調,現在民進黨最需要的就是兩岸政策的黨內共識,但該委員會無助于“大時代戰略共識”的形成。
林濁水指出,共識的成形是各方人馬準備多時,在一段時間內交互激蕩,但不必成為常設委員會。現在黨內繼續朝納入縣市首長、民意代表擴大參與方向發展,“這是一錯再錯”。他認為要回到民進黨最急切的需要:凝聚兩岸政策的共識,而非兩個月一次的各路人馬大聚會。
張亞中說,但凡一項重大政策要改變,不外乎內部和外部壓力,當下民進黨并沒有迫切的內外壓力,短期內也就不太可能變化其兩岸政策。
張亞中認為,委員會的意義在于“面對”大陸,對于討論兩岸政策的“討論方式”能協調出共識,但這還只在程序性質,暫難觸及實質;在“七合一”選舉和“大選”候選人出爐前,他看不出民進黨有大調整政策的可能。
臺灣政治大學研究員湯紹成指出,對民進黨而言,統一口徑未必最有利,保持模糊反而可以讓外界認為該黨有處理兩岸問題的能力。湯紹成指出,民進黨開會一旦真有“共識”,還不如模糊點、沒有共識更好。
[ 責任編輯:何建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