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福州5月20日電題:從“海西”到“海峽”的經濟暢想
新華社記者 王海征 胡蘇
8000余名臺灣基層民眾前來福建參加首屆海峽論壇,與大陸各界人士共同開啟兩岸民間交流的新頁。論壇期間,臺灣25個縣市的代表和產業界人士前來尋找商機,了解海西經濟區建設的機遇,共商“加強兩岸合作,促進共同發展”的大計。
人民是兩岸關系發展的根基和核心動力,在福建展開的這次大規模的兩岸民間交流活動,正在有力地推動兩岸經濟交流向更深、更實、更廣泛的領域發展,也使人們產生了從建設海西經濟區起步,通過兩岸加強合作,最終建成涵蓋海峽西岸與臺灣地區的海峽經濟區的暢想。
5月18日上午,總投資達60億美元的“臺灣石化專區”項目在福建泉州設立辦事處,標志著臺灣石化產業鏈首次整體遷移大陸進入實質性操作階段。牽頭該項目投資的臺灣區石油化學工業同業公會總干事謝俊雄在海峽論壇期間對記者說:“兩岸在石化產業上的合作,預計將使大陸石化產業規模和實力在2015年左右躍居世界第一位。”
在此次論壇上,8000余名臺灣同胞親眼目睹了大陸的經濟建設成就,更切實認識到兩岸加強經濟合作的重要意義。中國國民黨副主席朱立倫表示,海峽論壇具有非常深刻的意義,兩岸民間的大交流,將在促進兩岸經貿便利化方面發揮重要作用,并推動兩岸合作共商應對金融海嘯的措施。
20年前的第一代臺商通過加工貿易帶動了珠三角發展,10年前的第二代臺商以電子信息等產業促進了長三角發展,“將來海西經濟發展,我們絕對不會缺席。”朱立倫說。
5年前,福建首提“海峽西岸經濟區”戰略。在海峽論壇舉辦前夕,國務院出臺《關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的若干意見》,將海峽西岸經濟區明確定位為兩岸人民交流合作先行先試區域。
“通過加快高速公路、鐵路、港口群等基礎設施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不僅作為對臺交流的前沿,還將成為中西部地區出海和臺商西進北上的最佳通道。”福建省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開明認為,福建人正在通過海西經濟區的建設,全力推動臺灣海峽東西兩岸的經濟整合。
參加論壇的兩岸學界、業界人士,在論壇期間展開了一場從“海西經濟區”到“海峽經濟區”的經濟暢想。
在海峽經濟區藍圖中,福建將運用其位居長三角、珠三角之間并與臺灣一水相隔的地理優勢,與臺灣產業緊密鏈接,并充分發揮先行先試的政策優勢,與臺灣市場深度交融,輻射廣大中西部內陸地區,發展成為環臺灣海峽經濟圈,與珠三角、長三角及環渤海地區共同構建區域經濟繁榮帶。
全國政協副主席、臺盟中央主席林文漪在“海峽經濟區高層研討會”上表示,構建海峽經濟區將為兩岸同胞開展經濟大合作充當“先行軍”,并逐步形成中國東部沿海一線從環渤海灣到珠江三角洲的完整發展布局。
刻下,兩岸經濟合作正面臨金融危機的沖擊。由于國際需求的急劇萎縮,分處產業鏈不同環節的兩岸業界同遭困境,兩岸貿易往來急劇下滑。
據商務部統計,今年1-4月大陸與臺灣貿易額為263.5億美元,同比下降幅度高達40%。今年1-4月大陸共批準臺商投資項目594個,同比減少18.7%,實際使用臺資金額5億美元,同比減少23.6%。
為了幫助臺灣方面抗擊危機,緩解經濟困難,大陸方面在此次論壇期間出臺了落實溫家寶總理五項重要對臺舉措的八項具體方案,其中包括推動大陸企業赴臺投資、擴大對臺產品采購、鼓勵和支持有條件的臺資企業拓展大陸市場并參與大陸擴大內需的基礎設施和重大工程建設等8項內容。
曾4次大規模采購臺灣農產品的福建超大農業集團副總裁楊金發說,“除了農產品,今后工業消費品、生活用品等也納入采購單,更多的臺灣產品可以進入大陸市場,受惠行業大大拓展。”
作為落實最新八項對臺新政的具體動作,商務部、國臺辦5月17日正式發布《關于大陸企業赴臺灣地區投資或設立非企業法人有關事項的通知》,明確了大陸企業赴臺灣地區投資的辦理程序。
廈門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李文溥教授評價說,“這顯示出大陸推動陸資入臺的誠意和信心”,大陸優質企業盡快實現入島投資,將實實在在地幫助兩岸共同抵御金融危機,對于兩岸建立更高層次的產業合作關系也有非常實際的意義。
當今世界經濟競爭更多表現為區域經濟實力的競爭,隨著兩岸經濟的深度交融,實現經濟關系正常化已成為兩岸共同抵御危機的必然選擇。而海峽經濟區的建設,可以成為最好的試驗田。
“兩岸兄弟同心,共謀發展,海峽經濟區必將成為中國又一重要的經濟繁榮區和新的增長極。”林文漪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