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嚴重危害 加強教育引導
北京師大附中副校長 梁原草
網絡低俗之風,污染文化環境,毒化社會風氣,嚴重侵蝕人們的心靈,而青少年是網絡低俗之風的最大受害者,這是全社會的共識。中央作出整治網上低俗之風、凈化網絡文化環境的重大部署,反映了廣大人民群眾的強烈愿望。作為培養教育青少年場所,學校在抵制網絡低俗之風行動中,肩負更大的責任和使命。
我認為,學校在抵制網絡低俗之風行動中,應該著力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一、讓學生充分認識網絡低俗之風的嚴重危害。
對網絡低俗之風危害,應該說,學校的領導、老師比較容易有充分的認識。學生的情況就比較復雜一些。由于他們正處在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形成過程中,網絡安全意識和網絡道德意識比較薄弱,缺乏分析判斷和選擇的能力,一些同學可能完全意識不到網絡低俗信息的危害就在身邊,意識到了也可能不以為然,甚至認為抵制行動小題大做,妨礙了他們的“自由”。從了解到的信息看,這種情況是存在的。而另一方面,受網絡低俗之風的影響,為數不少的青少年輕則沉迷網絡游戲,徹夜不眠,或曠課逃學、混跡網吧,重則完全荒廢學業,抽煙、喝酒,吸毒沉淪、麻木犯罪,血淋淋的事件慘案也時常見諸媒體報道。學校應該把這些嚴重的后果充分展示給學生,并啟發他們深入了解自己身邊、周圍的教訓,幫助他們認識開展抵制行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二、學校德育應緊緊扣住人格教育這個核心,著力加強價值觀教育。
抵制網絡低俗之風,最根本的方法是塑造健全的人格。一個人格健全完善的人,是不容易對低俗內容產生興趣的,也是不容易被低俗的東西所影響的。而價值觀是指個人對客觀事物及對自己行為結果的意義、作用、效果和重要性的總體評價,是對什么是好的、什么是應該的總看法,是推動并指引一個人作出決定和采取行動的原則、標準,是個性心理結構的核心因素之一。它是人的動機和行為模式的統帥,是決定一個人行為及態度的基礎。可見,價值觀也是人格的基礎。面對網絡低俗之風,學校應該把價值觀教育作為德育工作的重點,把價值觀教育實踐融入德育活動和日常課程教學中,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主要內容,加強正義、責任、誠實、遵循倫理道德等公共價值觀教育,培養學生實事求是、光明磊落、誠實正直、追求真理、好奇創新等良好的人格品質。同時,要加強優秀傳統文化教育,促進學生文化品格的形成。傳統文化中有許多優秀的精神,諸如“君子慎獨”,“溫柔敦厚”、“思無邪”、“謔而不虐”等,都非常有助于學生在面對網絡低俗信息時恬然自守、深思慎取。
三、加強美育,培養學生高雅審美趣味。
應該承認,網絡低俗之風之所以泛濫,一方面的原因是網民閱讀習慣存在低俗化傾向。
審美趣味的低俗化,形成了網絡低俗之風的“市場化”需求。美育就是審美教育或美感教育,它是通過文學藝術及其他美的形態對于人施加影響,以喚起美感的教育方式,它能夠培養提高人的審美能力,幫助人們形成正確的審美觀念、健康的審美情趣以及一定的審美創造力,以達到怡情冶性、健全人格的目的。學校美育,應該由藝術教育、學科教學、自然人文環境,構成統一的整體,把自然美、社會美、藝術美有機結合起來,特別要注重社會美在審美教育上的作用。成功的審美教育,不僅能夠使學生建立起衡量美的尺度和標準,提高鑒賞美的能力,而且能夠使他們的心靈得到凈化和升華。美和低俗水火不容,建立起高雅的審美趣味,自然就會相應提高抵制低俗的自覺性。
四、開展豐富多彩、健康有益的校園文化活動。
學校應該創造條件,開展各種文體活動和學生社團活動,滿足學生參與、創造的欲望。合唱、舞蹈、話劇表演、聲樂、器樂、書法、繪畫、篆刻、攝影、服裝表演、禮儀風采展示等內容豐富的文藝活動,足球、籃球、排球、乒乓球、健美操、瑜伽、踢毽、跳繩、棋類等多種多樣的體育活動,辦壁報、編期刊、校園服務等公益性活動,不僅能夠把學生從陰暗污穢的網吧里吸引過來、解放出來,而且能夠把他們過盛的精力、強烈的好奇心釋放出來,極大地豐富學生的學校生活,激發學生熱愛美好生活的情感,促進學生在德智體美幾方面健康和諧發展。豐富的校園文化活動將使網絡不再是學生唯一的精神棲息地;校園文化活動的魅力,能夠促使陷于網絡泥沼的學生舉拔出來,重獲馳騁智慧和力量的天地。
五、加強心理健康教育和引導,加強校園網的建設和管理,創造出健康文明、積極向上的校園網絡文化。一方面加強上網教育和引導,深入開展學生安全文明上網培訓工作,把網絡道德和網絡法規融入到相關課程中。另一方面,也要樹立綠色網絡的正面的榜樣。學校官方網站、各年級、各班的園地、論壇、貼吧應該率先做到杜絕低俗、健康文明。雙管齊下,整治活動或許能夠更好的效果。
我國現有的3億網民中,將近1億是學生,而這一億學生網民正是最容易受到網絡低俗內容等有害信息影響和侵蝕的群體,因此,學校利用多種形式方法,使學生認清網絡低俗之風的危害,開展好教育引導工作,使學生真正建立起抵制低俗的心靈防線,對于整治網絡低俗之風專項行動取得決定性勝利,對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長,具有非常重大的意義。(根據梁原草在2009年3月2日中國青年網和共青團北京市宣武團區委共同舉行的“抵制網絡低俗之風”主題班會上的發言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