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三月一日電 (記者 夏宇華)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學部與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今天共同發布《工業化藍皮書》,預言中國大約將于二十一世紀四十年代前后基本實現工業現代化。
藍皮書稱,第十個五年計劃期末,中國工業現代化的整體水平已經超過了國際最先進水平的三分之一,這表明中國的工業現代化進程已經超過了三分之一的歷程。
藍皮書依據二00四年的統計數據對中國五大工業門類的十五個重點行業的現代化水平進行了分析后指出,中國的船舶制造、鋼鐵和石油工業現代化水平最高,已達到了世界先進水平的百分之五十以上。其次是電力工業、計算機制造業和紡織工業,基本接近世界先進水平的百分之五十。
“醫藥、通信設備、汽車、食品和造紙等五個行業與中國工業整體現代化水平大體相當,基本完成了三分之一強的現代化歷程。而水泥工業、煤炭開采業和機床工具業的現代化水平最低,未達到世界先進水平的百分之三十。”藍皮書說。
中國煤炭工業現代化水平綜合指數僅為百分之二十三點一,在十五個行業中倒數第一。藍皮書認為,為數眾多、缺乏規模經濟性和必要的先進技術裝備能力的鄉鎮煤礦的存在拖了整個行業的“后腿”。事實上,中國煤炭行業擁有一批以神華集團的神東公司大柳塔礦為代表的特級高產高效礦井,這些重點煤礦的現代化水平大致相當于世界先進水平的百分之五十。
藍皮書把培育先進技術自主研發能力列為推進中國工業現代化進程的核心任務,而這一核心任務的完成需要靠加大研發投入。“研發投入不夠是制約我國工業現代化水平的關鍵問題,(中國)眾多工業行業在研發投入方面僅是國外先進水平的百分之十左右。我國制造業的產出規模已占世界制造業產出總量的百分之六,而制造業研發投入僅占世界制造業研發投入的百分之零點三。”
除研發投入不足外,中國工業現代化進程中各個行業面臨著一些其他共同問題,包括:勞動生產率低,工業產業組織合理化程度不高等。藍皮書表示,中國政府新近推出的十大產業振興規劃有助于這些問題的解決,推動中國工業的現代化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