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前,一幅改寫中國和世界發展圖景的畫卷在中華大地徐徐展開。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吹響了改革開放的時代號角,中國共產黨人帶領億萬人民走上強國富民的新長征。從此,變革的滾滾洪流沖關過隘,匯成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時代大潮。
改革開放是中華民族前途命運的關鍵抉擇。曾經在人類文明史上創造輝煌的中華民族,自近代以來,在世界大變局中遠遠地落在了后面。一百年間,不屈不撓的中國人民為實現民族獨立和國家富強的歷史任務上下求索。新中國的建立為實現現代化奠定了嶄新的制度基礎,但前無古人的社會主義事業在實踐中經歷了艱辛而曲折的探索。當歷史的腳步邁入20世紀70年代,世界又處在一個新的大轉折大變革大發展時期。而此時,在剛走出“文革”陰影的中國,物資極端短缺,文化一片荒漠,人民生活貧困,僵化的經濟體制和落后的思想觀念嚴重束縛生產發展和社會進步。
是在困頓中徘徊,還是在危難中奮起?是變革進取,還是墨守成規?在歷史的十字路口,中國共產黨人在30年前的歷史性抉擇,使中國社會的前進列車,終于駛上了“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實行改革開放”的正確軌道,開始了大步追趕世界發展潮流新征程。
改革開放是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壯麗史詩。以十一屆三中全會為起點,改革開放的歷史畫卷濃墨重彩地鋪陳開來。中國人以昂揚奮發的朝氣、開拓創新的勇氣、一往無前的銳氣,重新塑造著自己和整個國家的面貌。改革開放滌蕩著一切陳腐與守舊,沖破無數藩籬和束縛,向前奔涌,勢不可擋。在吸收借鑒人類文明一切優秀成果的過程中,中國充滿希望地展示出自己燦爛的前景。瀕臨崩潰邊緣的國民經濟,實現了世界近代以來大國發展史上從未有過的持續30年年均近10%的發展,使中國一躍成為世界第四大經濟體。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在東方大地煥發出勃勃生機。
30年間,一項項驕人成就印證著改革開放所激發出的巨大活力,一個個重大災害檢驗著改革開放積累的強大實力,一次次重大考驗磨礪著改革開放形成的抵御風險能力。今天,一個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社會主義中國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斗轉星移,滄海桑田,作為人類發展史上罕見的整體性變遷,改革開放不僅改變一個十三億人口大國的命運,并因此為世界發展做出獨特的貢獻,而且創造了一種新的發展模式和制度文明,受到世界的關注,閃耀著奪目的光輝。
改革開放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30年來,通過改革開放,我們實現了一次次歷史性跨越,走完了現代化建設的前兩步。但是,我們還沒有擺脫不發達狀態,還處于工業化中期和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還要再奮斗40年才能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如果說30年前我們是背水一戰、絕地突圍,那么30年后,我們正處于一個逆水行舟、不進則退的新的歷史關節點。要完成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我們必須在新的更高起點上繼續推進改革開放。同30年前一樣,堅定不移地走改革開放之路,是時代的要求、人民的意愿、歷史的必然。這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由之路,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也是億萬人民奔向幸福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
新的更高起點上推進改革開放,最根本的是要深入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不動搖;最關鍵的是要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努力推動經濟、政治、文化和社會建設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在新的更高起點上推進改革開放,必須堅定改革開放的信心和決心。只有堅持改革開放,進一步解放思想,才能解決經濟社會發展中的突出矛盾和問題。面對新的挑戰,猶豫不決只會喪失機遇,停頓倒退沒有出路。
在新的更高起點上推進改革開放,要牢牢堅持發展這個硬道理。雖然經過30年的發展,從生產力到生產關系、從經濟基礎到上層建筑都發生了重大變化,但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這一社會主要矛盾沒有變。發展仍然是解決中國一切問題的“總鑰匙”。我們要繼續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不斷解放和發展生產力。
在新的更高起點上推進改革開放,要著力解決影響和制約科學發展的突出問題,著力構建充滿活力、富有效率、更加開放的體制機制,著力轉變發展模式、優化經濟結構,在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實現改革新的突破。
在新的更高起點上推進改革開放,必須堅持以人為本,依靠人民謀劃發展,讓人民共享發展成果。人民群眾是推進改革開放的主體力量,人民利益是進行改革開放的根本歸宿。一方面要加快推進以改善民生為重點的社會體制改革,進一步解決好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另一方面,更加有力地保障人民民主權利,維護人民政治參與的積極性,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充分發揮人民的主人翁精神和首創精神,讓人民作為歷史創造者的智慧與力量充分涌流和迸發。
在新的更高起點上推進改革開放,必須更加注重改革決策的科學性、增強改革措施的協調性。作為一場深刻的社會變革,改革開放正進入一個更多觸及深層次矛盾和更多面對外部復雜因素的關鍵階段。要堅持科學決策、民主決策、依法決策,進一步完善決策機制、決策規則和決策程序,做到改革與開放相協調,發展與穩定相統一,經濟體制與政治體制、文化體制、社會體制改革相促進。
一個國家和民族的發展機遇,往往體現在面對艱難如何抉擇。迎難而上,方可化危為機;堅定信心,才能奮發有為。這是中國改革開放30年的重要經驗,也是中華民族歷經磨難錘煉鍛造的優秀品格。當前,國際金融危機對我國的影響日益加深,我國傳統競爭優勢逐漸削弱,中國發展面臨前所未有的嚴峻挑戰。越是困難,越要改革發展;越是危急,越要意志堅定。將壓力轉為推進科學發展的動力,將危機化為構建科學發展體制機制的契機,聚精會神艱苦奮斗,萬眾一心共克時艱,在逆境中開辟更加廣闊的發展新天地。
旗幟指引方向,道路迎向明天。站在今天這樣一個特殊的節點上,回望過去,心潮澎湃;展望未來,激情滿懷。我們緊密團結在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周圍,銳意進取的中國人民,一定能在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現代化強國的偉大進程中,揮寫更加輝煌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