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會,中國經濟的一個推手!對福建省來說,每年6月18日開始的3天展會,作為產業界與海內外科技界交流、對接的盛會,日益成為海西自主創新的平臺、項目帶動的平臺、合作共贏的平臺,正顯示出蓬勃的生命力。
今年的“6·18”——第六屆中國·海峽項目成果交易會,經過五年的培育,邁上全新臺階!國家14個部委和福建省政府聯合主辦,70多位海內外院士攜項目聯袂而來!全國各地的科研機構、高等院校,世界各地的創新人才,各級各地的政府官員,大大小小的企業、機構,6月18日上午9時匯聚在福州市金山展覽城,展示、洽談、咨詢、簽約,形成一波又一波熱潮!
創新的熱情,發展的熱望;成果落地的喜悅,產業升級的期盼,落實在一次又一次實實在在的簽約儀式上。
簽約,會展關鍵詞
項目帶動:牽住發展的牛鼻子!
第六屆中國·海峽項目成果交易會,共推出項目5000多個,開幕兩天來,項目對接,資本落地,成果轉化,人才交流,可謂高潮迭起。而簽約,則成為無數熱鬧場景后的關鍵詞。
開幕第一天,福州市簽下24個項目、總投資10.28億元投資的大單。來自第四軍醫大學的中國工程院院士陳志南,帶來了癌癥早診蛋白芯片的研發與生產技術,被福建泰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接下,目前該項目已處于小試階段,預計半年之內可完成中試;張鈸院士帶上展會的互聯網視聽節目監管系統,則被福建伊時代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相中,這一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的系統,可對互聯網上海量的視聽節目,進行有效管理。
政府牽線搭橋,讓企業和科研機構成為最大的受益者。
在主會場,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的各個院所,帶來了一大批創新項目;教育部重點高校的代表,則紛紛上臺推介自己的科研成果;36人組成的華僑華人博士團,主要來自美國和加拿大;日本、德國、意大利、以色列的高校、研究機構和企業也帶來了自己的項目……據主辦方介紹,第五屆“6·18”交易會共對接項目4656項,總投資818.6億元,本屆成果可望大大超過上屆。
此次參展的國(境)外專家項目成果,第一天即有13個項目落地簽約,投資金額8.51億元,其中包括:荷蘭玫瑰鮮切花新品種及現代工廠化生產技術推廣項目、食品安全監控技術體系建設、STN-LCD液晶顯示屏、道路清障車制造技術、從南方紅豆杉中提取分離的紫杉烷類化合物中篩選新的抗癌新藥物天然植物藥物研發等項目,其中有億元以上大項目4個。
高新技術,引領未來。來自境內外的實用技術,則大放異彩。在生物防治技術示范項目簽約現場,記者看到閩臺聯手的感人一幕。
柑橘、蜜柚是福建省的重要水果,近年來蟲害嚴重,經濟損失高達20億元。福建省人事部門聯系各行業專家,提出了生物技術、集成作戰的構想,得到了福建農林大學益蟲所研究室、福建省農科院植保所、漳州農科所、臺灣秀明科技有限公司專家的熱烈響應。福建的陳家驊教授長于蟲害雄性不育技術(SIT)、專性寄生蜂等防控技術,張艷璇博士長于以益螨治害螨,臺灣楊海明博士長于土壤改良、益菌治害菌,他們將在同一個果園同時發力,為人們帶來真正的綠色水果。
交流,激發創造的熱情
大師引領:撬動人才的杠桿!
一位參會的日本專家,連說了4個沒想到:沒想到規模這么大,沒想到技術這么先進,沒想到人這么多,沒想到效果這么好!
“6·18”,是一個立體的展會,項目、資金、技術、人才,交流合作,要素齊全。其中,人與人的交流和合作,讓展會別具吸引力。
院士活動是此次一大亮點,來榕的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有63位,美國工程院、歐洲科學院、俄羅斯科學院等院士有12位。開幕式結束后,主會場排開一溜的桌子,院士們分坐其后,與需求方展開洽談,接受技術咨詢,回答參觀者提出的問題,F場人頭攢動,專業的問題讓求教者大呼解渴,淺顯的問題則引來笑聲不斷,一位院士,寫聯系電話寫到手酸,直嘆名片帶少了。接下來,院士們將與企業家們舉行專場對接會,一大批項目經過充分的前期工作,將現場簽約。
另一個笑聲不斷的場地,是國際著名華裔刑事鑒識專家李昌鈺博士在與大家交流新世紀的鑒識觀,分享他的人生哲學與工作經驗。李昌鈺在他傳奇的刑偵人生中,參與了8000多起大案要案,他說自己多年來之所以能屢破奇案,靠的不光是高科技,也需要比別人更敏銳的洞察力和分析判斷,更重要的是良心和責任,因為一個要案往往會影響歷史進程。6月18日,福建省人事廳、省公安廳與美國國家現場鑒識培訓中心、美國康涅狄格州警政刑事科學中心正式簽署協議,將組織福建省公安干警赴美培訓學習現代鑒證技術。
職業交流與培訓,是另一個層面上開展的智力行動。
在福建職業技師學院,來自臺灣的數控和心理學方面的職業培訓專家,正在為學生們授課;在福建農林大學,2000多名大學畢業生報名參加閩臺合作大學生創業培訓圓夢工程,具有潛在創業素質的大學生,期待通過遴選、培訓,獲得全新的發展空間。
為了加強兩岸交流合作,福建省勞動保障廳與省委組織部、人事廳、中國海峽人才市場、福建農林大學等單位共同組織舉辦了“6·18海峽兩岸技能人才職業培訓交流合作項目成果會”,就20多個閩臺職業技能人才交流合作項目進行簽約。主要有:閩臺交流合作提升技工教育教師素質五年計劃、福建農林大學學生創業培訓計劃、閩臺合作培養高技能人才計劃、閩臺合作開展職業技能鑒定、聘請臺灣師資合同簽約以及閩臺校校合作等合作項目協議。
6月17日,海峽兩岸人才交流合作先行先試政策發布,在閩臺灣地區居民將可申報評審工程、經濟、農業、衛生等職稱;6月18日,福建、廣東、江西、浙江4省14市在福州正式成立海峽西岸人力資源交流與合作聯盟。
機制,攪動發展活水
3+362讓展會永不落幕。
中國·海峽項目成果交易會走過6年,借助這一平臺,一大批先進高端的研發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福建人說,“6·18”越辦越興旺,在于它獨特的創新機制。
“6·18”,作為一個推動科技成果轉化的交易平臺,以雙向交流推動雙贏。它一方面向國內外科研院所征集先進適用的項目成果,供企業對接;另一方面,它向科研院所推介海西產業發展中的難題和瓶頸,尋求解決的辦法。這一機制,推動了產學研的深度結合。企業家們紛紛帶著企業發展中遇到的難題和瓶頸,前來展會,尋求技術支撐,海西各企業共向此次展會拋出了800多個技術難題。
浙江蘭溪市熱電有限公司總經理柳建華,心懷疑難,前來參加本屆“6·18”活動。根據國家節能減排的產業政策,熱電廠對原燒煤的設備改為燒生物質的技改,但技改后卻面臨著尋找優良生物質燃料的新問題。在展會上,菌草技術發明者、福建農林大學研究員林占熺給他找來了鑰匙,雙方經過對接,發現巨菌草、象草作為發電能源草,可以在蘭溪市試點種植及推廣,柳建華感到了前所未有的舒暢。
而3+362,則是“6·18”更為獨特的機制,即三天集中展示、交流、簽約,全年進行經常性的項目洽談會和專場對接、不間斷的成果推介和跟蹤扶持、全天候的網站在線互動和熱線服務,從而使“6·18”成為永不落幕的交易會。(記者 朱競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