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臺北四月十六日電 題:在臺北感受“三通”熱度
中新社記者 董會峰
不到臺北,不知道兩岸“三通”話題之熱、民眾呼聲之高。
在靠近臺北市仁愛路圓環的小巷內,有一家經營地道山東蔥油餅、豆腐卷的“秦家餅店”,生意紅火。該店女老板秦至梅對中新社記者說:“我是外省第二代。母親今年八十七歲了,已很少出門。如果七月實現兩岸周末包機,我將陪她老人家‘破例’再回一趟山東高密老家。”
開一輛尼桑出租車、身材已發福的余小良快人快語:兩岸早就應該“三通”了。曾在上海經商十年的他說:“外甥女將第二次結婚,我打算去上海參加婚宴,彌補上一次未到場祝賀的遺憾。”
因為采訪之故,記者穿行臺北大街小巷。日前途經大同區一個街心公園,一位推自行車的男士與一位中年婦女拉家常,旁若無人談“三通”,吸引記者駐足。但聽女的說:“蕭萬長去海南,與胡錦濤見面,推動兩岸‘三通’,對老百姓好,個別臺灣媒體‘抹紅’欠公道……”
十六日下午,記者來到位于松江路上的小肥羊火鍋店采訪。有“火鍋小王子”之稱、將內蒙古小肥羊引進臺灣的黃慶宇先生說,兩岸逐步釋出善意,“三通”指日可待,小肥羊將加速布局,希望在三年內達到在全臺開設五十家連鎖店的目標。
“春江水暖鴨先知”。事實上,“三通”議題,不僅見之于街談巷議,也見之于股市、樓市,見之于網絡、報紙、電子媒體。“臺灣四大商港異口同聲:兩岸三通 我準備好了”、“包機規劃就等一聲令下 七機場馬上飛”、“兩岸露曙光 桃園機場三航廈可望提前解凍”、“包機直航 胡志強:臺中早就準備好了”、“搶大陸市場 綠縣首長動起來”、“奧運包機蓄勢待發”、“三通題材燒 豪宅店面漲”、“兩岸加溫臺股上看萬點”……從臺灣媒體所用的這些醒目新聞標題中,便可見一斑。
不久前,臺灣“陸委會”公布的一份民調結果顯示,高達九成六的受訪民眾認為兩岸應該直接通航,創該項調查有史以來新高。這,或可作為“三通”話題近期在島內延燒的一大注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