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南京12月13日電(記者徐機玲 石永紅 蔡玉高)13日上午10時,凄厲的警報再次響徹古城南京上空。8000名來自江蘇省暨南京市各界的代表及海內外友好人士在南京舉行大規模和平集會,悼念30萬名同胞在侵華日軍發動的南京大屠殺中遇難70周年。
新擴建落成的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新館同時向公眾正式開放。
1937年12月13日,侵華日軍攻占南京。在此后的六周內,南京城內30萬以上的無辜平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被日軍殘殺,并發生強奸事件兩萬多起,三分之一以上的建筑被毀,財產損失不計其數。古城南京遭到一場空前浩劫。
悼念儀式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集會廣場上舉行。廣場左前方是高高聳立的標志碑,上刻“1937年12月13日-1938年1月”,右前方為和平大鐘。
悼念儀式由南京市市長蔣宏坤主持。各界群眾首先高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之后,在警報聲中,全體人士向南京大屠殺30萬遇難同胞默哀。《安魂曲》中,人們向遇難者敬獻花圈并鞠躬。
南京市民代表、南京藝術學院學生任潔宣讀了《南京和平宣言》。
宣言說:“南京人民渴望和平、熱愛和平……堅決反對任何歪曲歷史、混淆是非的倒行逆施;堅決反對戰爭暴力,反對恐怖主義,反對任何形式的危及平民生命和財產的非正義行為。”
江蘇省政協主席許仲林在悼念儀式上說,南京大屠殺慘案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三個特大慘案之一。中日邦交正常化以來的35年間,兩國友好關系得到了全面發展。
但他同時指出,在日本國內,還有少數右翼勢力無視歷史事實,極力否認和篡改南京大屠殺事件,這嚴重影響了中日關系的健康穩定發展。
許仲林說,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是我們銘記那段歷史、紀念遇難同胞的主要場館。我們對紀念館進行擴建,就在于給參觀者以歷史的體驗,南京大屠殺不僅是對中國人,而且是對人類的基本價值的攻擊,是毀滅不同民族和國家和諧共處的基礎;又在于給予當代和后代以警示,不能容許任何否認戰爭責任和美化戰爭的謬言流行;也在于表達中國人民,特別是南京人民和全人類共同的和平信念以及與世界各族人民友好相處的愿望。
江蘇省委書記、省長梁保華與南京市委書記羅志軍共同為紀念館新館揭牌。
200多名南京大屠殺幸存者及遺屬、抗戰老戰士、港澳臺同胞,600多位外國友人參加了悼念儀式。這些外國友人主要來自日本、美國、加拿大等7個國家,其中日本友人為最多,共有400多位。
85歲的南京大屠殺幸存者施懷庚坐著輪椅參加了悼念儀式,他說,我曾經親眼看到日本兵打死了身邊的一位同伴,那情景到現在依然歷歷在目,我們永遠忘不了那些悲慘的歷史。
來自日本的退休教師古澤千代勝已80歲高齡,他說,到南京來就是為了紀念南京大屠殺的受難者,在日本時就經常向學生進行歷史教育,希望他們能記住歷史,能有反省意識。
悼念儀式結束時,南京大屠殺幸存者、南京市青少年代表、新館建設者代表共同敲響了和平大鐘,在悠揚的鐘聲中,3000只和平鴿飛向天空,寄托了南京人民渴望和平的心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