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中國時報》今天刊文批評,兩出與“文建會”轄權相關的戲碼,揭露出它作為統治者政治工具的本性。不僅無公共與中立性,還反復自我矛盾,決策后的利益考慮展露無疑。
對照“中正廟”(管它中正紀念館還是民主紀念堂)事件與“衛生署立樂生療養院”受“文建會”指定為暫訂古跡的謬劇兩事件,“文建會”不就是以完全不同態度與程序,來執行有關樂生的業務。
謝長廷由“行政院長”一職卸任前,在相關團體與社會人士的呼吁下,“文建會”察覺了北縣文化局在樂生古跡議題上的瑕疵,故強行介入,暫訂古跡并要求地方機關執行權責。但半年凍結期過去后,地方不受動搖。面對這個窘境,“文建會”只好自行認定北縣府的捷運機廠工程變更為“針對古跡有作為”,在“文化主體性”的初衷上徹底退守。
文章指出,有此前鑒,“文建會”強行介入臺北市古跡程序的消息,不免讓人悲嘆“那不是文化建設”了。因為,從樂生到“中正廟”爭議,攤開在眼前的,不僅是官僚結構上復雜的,公共部門間面對政經利益的矛盾問題,還涉統治者“虛構象征性”的操弄,顯示出官府內在的私欲本性。
“文建會”的權力收放看似任意,實質上卻是極“不任意”的高度緊貼統治結構之利益。緊系統治者意志的后果,讓人不禁擔憂,它產制與支持的“文化”能為何物?
相關閱讀:
臺灣“行政院”為統籌規劃文化建設、發揚優良傳統及提高生活質量,于1981年成立文化建設委員會(簡稱文建會)。
職能包括統籌規劃及協調、推動、考評有關文化建設事項、兼及發揚中華文化與充實民眾精神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