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審計長”在“立法院”報告,說是臺當局未償還公債,在去年底已經超過四兆。“財政部長”在“立法院”報告,說是有八個縣市舉債已逼近法定上限。“立法院”預算中心自己報告,說是公債太多,影響臺灣國際信用評等,抑制民間投資意愿。
臺灣《中國時報》今天的小社論說,突然之間,債臺高筑成了熱門話題。這問題來得極快,以“突然之間”形容,絕不為過。不是很久以前,也就是2003年第四季,當局未償還公債總余額,才突破三兆大關。短短三年之后,在2006年底,這個數字就沖到四兆兩千億,增加了三分之一不止。
誰都看得出來問題很嚴重,所以,“審計部”、“財政部”、“經建會”,乃至于“立法院”預算中心,都不斷敲財政警鐘。問題是,說歸說,做歸做,說一套,做一套,財政問題與債務數字,依舊繼續惡化,繼續朝崩潰方向走。
小社論指出,臺灣的財政與債務問題,是最典型的“知易行難”,甚至是“說易行難”,誰都知道問題在哪兒,卻誰也沒辦法解決。
問題很簡單,不過就是為了選舉,不過就是以鈔票換選票。而且,原兇、幫兇一大堆,在朝在野都一樣。罪魁禍首,首推“立法院”。“立院”預算中心近來點出大量財政問題,也該槍口向內,猛轟自家朝野“立委”。
現在,又到選舉,其實,真正的問題還是在財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