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在今年初的臺灣大選中敗北,之后民進黨內部對此展開了激烈討論。但說白了,民主黨的敗選,歸根結底是其兩岸政策出了問題,為此民進黨認真做了檢討,還開了兩次會議,一次中常會,一次中執會。從兩次會來看,內容不同,結果也不同。
民進黨第一次中常會提出的報告說,蔡英文說需要檢討,并在中常會上提出了檢討的內容,大意是說大環境很惡劣,民進黨選不好但是不可以此為借口。民進黨檢討有很多原因,不過“路線沒有問題”。
2月22日舉行的第二次中執會就有了比較明顯變化,明確提出了需要有新的路線出臺。兩個會議結果卻截然不同,一個說路線沒問題, 另一個說要有新的路線,這說明一個問題,民進黨不是路線錯誤而是壓根就沒有正確路線,從而導致在選舉中慘敗。
民進黨從來不認為他們的路線有問題,變成承認有問題,這是一個好的方面。因為能夠找到自己的不足,才能有所改進,尤其在民進黨選黨主席的關鍵時刻,更需他們理智些。
實際上,一個政黨路線的正確與否,決定著要走什么路的大問題,如果路線錯了,必然會走到錯誤的方向,就會導致其越走越偏離大方向,最終走到人民的反面,最終落個身敗名裂的下場。
同時也需要看到,政策和路線有著不同的方面,在層次上講,路線與政策是不同的,一個政策可能是孤立的,但是好幾個政策連起來,表達的精神有一貫性,這就是路線。政策可以個別來看,個別的政策之間有時候是矛盾的,那就不是路線了。
比如說ECFA,在簽定前,民進黨幾乎是全面杯葛的態度,這種做法和提法該黨內部不是沒有人提出質疑,但多數人不為所動。直到第一批早收清單公布以后,蔡英文的態度才急忙改變為對協議概括承受、進行局部檢討。由此可以看到,其前后政策是迥然不同的,但等到第二次大選辯論時,蔡英文又突然冒出一句,說ECFA喪失“主權”,可見其政策前后矛盾,立場是一變再變,前后不一,所以說民進黨是沒有什么路線的。
同時也應看到,不僅是民進黨“立委”,就是縣市長與他們自己的黨也不是同調,所以從宏觀角度來講,民進黨是沒有什么路線的。
當前,民進黨正在競選自己的主席,在選舉他們的領頭人。面對民進黨在大選中的失敗,他們是不是要一個和過去都不一樣的新路線呢?如果是個明白人,其答案自然是肯定的。民進黨的兩岸政策需不需要調整?如果需要調整,究竟要調整到什么樣的方向和內容?如何調整?這都是他們必須面對的重大問題。實際上,擺在民進黨面前的出路已經很明白了,那就是必須承認“九二共識”,必須承認一個中國,必須和大陸靠近談判,這才是他們唯一的正確出路。別管誰當選,必須在一個中國的框架內和大陸建立友好關系,在一個中國的大前提之下,心平氣和的坐下來,為中華民族的早日完整統一作出他們的貢獻。 (中國臺灣網網友:趙虎啟)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中國臺灣網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