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友:臺胞在大陸挺好的,蔡當局不要做交流擋門磚
在當前兩岸和平發展因為蔡當局拒不承認“九二共識”和兩岸同屬“一中”陷入僵局的境況下,尤其是在大陸出臺《關于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以下簡稱“31項措施”)后,蔡當局不領情反倒“倒打一耙”,宣稱要以種種手段“反制”。
近段時間以來,除了大陸出臺“31項措施”惠及臺胞之外,大陸各地更是出臺后續落實措施,既讓臺胞在大陸提升了安全感獲得感,還增強了奔赴大陸、扎根大陸的信心與動力。
比如,北京市發布五項惠臺新政策,山東推出為臺胞提供“保姆式”定制服務,浙江啟動“最多跑一次”保障措施,江蘇昆山送出涵蓋海關特殊監管區域、稅收優惠、企業信用等領域的“大禮包”提振臺企轉型發展活力,福建今年還全面啟動“臺商臺胞服務年”互動,21項措施涵蓋提供政策集成服務、開展轉型升級服務、開展項目跟進服務和落實居民同等待遇等多個領域。
這些暖心給力的便利舉措,讓在大陸的臺胞感受到濃濃的親情與善意,一項項便利舉措,一條條暖心服務,增添了他們在大陸創業、生活、工作、學習的信心,打消了這樣或者那樣的后顧之憂心中之慮。在大陸的臺胞紛紛表示,大陸的投資環境、創業氛圍、發展商機、權益保障要比臺灣更好、更暖心、更友善。
其實這種發自內心的贊許,首先是大陸便利措施的有感而發。其次是對大陸真實善意的認可認知。因為,臺胞在大陸感受到的一切,與臺灣當局和島內政客所鼓吹抹黑大陸的種種言行有天壤之別。
臺灣高校招聘季啟動,臺企大陸崗位受關注,尤其是越來越多的臺灣年輕人對到大陸發展躍躍欲試,越來越多的臺灣各行各業人才包括大量青年學生,愿意到大陸就業、創業、學習、生活,希望搭乘大陸發展商機實現人生理想和抱負。有的臺灣青年驚呼,到大陸看到了世界,世界都在看大陸。這種驚呼,我們既可以感受到又能體驗到大陸的便利措施和發展商機,對臺胞來說,絕對是不虛此行。
同時,臺胞的真情告知和體驗告白,是對大陸的真實善意的認可認知。臺灣在“少子化”的影響下,學校招生成了大問題,有的學校為了生源一籌莫展,有的學校出臺激勵措施也坐困愁城。但是,有一個很奇怪的現象。現在在臺灣,臺灣頂尖高中生申請大陸名校蔚為成風,登陸求學的人數呈現“暴增爆量”的現況,以致讓學校校長寫推薦函都挑燈夜戰,忙個不停。這種鮮明的反差,足以看出臺生對大陸的認知認可的熱度,和對臺灣當局灰心喪氣的實際,登陸趨勢和熱潮,蔡當局所謂的阻擋、誤導已經喪失了市場,因為大陸有他們實現價值的未來,有他們夢想成真的希望,有他們楊帆遠航的夢想,有他們展翅飛翔的天空。
島內《遠見》雜志調查中顯示,近6成受訪者愿意出門發展,其中半數以上愿意赴大陸發展,遠比去“新南向”地區的意愿高;其中20到29歲受訪者,更是有近6成的人表示愿意赴大陸發展。臺灣人力資源機構公布的最新調查顯示,大陸“31項措施”發布后,有44.7%的受訪臺灣上班族表示本就有意愿“登陸”,31.3%的上班族因大陸釋出利多而增強意愿或改變心意、愿赴大陸發展,35歲以下有7到8成有意愿到大陸工作,想到海外工作的人有27%的人希望到大陸工作。
顯然,蔡當局的任何“計劃”、“反制”、“引誘”已經失去了吸引力,島內戴著有色眼鏡看待大陸的政黨政客的口號已經越來越無力,違背民意、背離民心的招法只會激起臺胞的反感,都束縛不了、阻擋不了臺胞登陸的腳步。我們呼吁蔡當局呼應民心、順應潮流,勿當臺胞登陸圓夢的絆腳石,勿做臺胞登陸創業的攔路虎,勿成臺胞登陸打拼的擋門磚,勿做臺胞登陸遠航的拆臺者。倘若蔡當局不能夠“從善如流”,拿出務實行動和真實善意來改善兩岸關系,只能“逼著民眾特別是年輕人‘用腳投票’”。
兩岸交流30多年來,在兩岸同胞的共同努力下,兩岸交流從無到有,從少到多,不斷擴大深化,取得豐碩成果。每年往返兩岸之間的人員增至近千萬人次,30年來累計達1.23億人次。兩岸貿易額增長120多倍。上百萬臺胞在大陸學習工作生活。近38萬對兩岸同胞喜結連理。大陸53個海峽兩岸青年就業創業基地和示范點一共入駐或服務臺資企業將近1200家,吸引超過6000名臺灣青年實習就業創業,1.7萬多名臺灣青年參加基地或示范點組織的各類實習就業、創業創新交流活動。
沒有最好,只有更好。隨著“兩岸一家親”理念的深化,堅持“兩岸一家人“理念的持續,大陸越來越多高含金量的政策措施出臺,不斷加大幫扶助力的創業就業力度,一些多角度、深層次的鼓勵扶持,兩岸民間交流定會滾滾向前,兩岸經貿合作定將迎來新機遇,兩岸和平定會注入新動力新動能。
萬千事實證明,臺胞在大陸要比在臺灣好,大陸的商機和崛起對臺灣來說是機遇不是威脅,大陸的善意和親情讓臺胞很工作順心、生活安心、打拼放心。(中國臺灣網網友:文劍)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中國臺灣網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