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資深媒體人到尾傾情獻聲——《我在大陸看臺灣》
臺灣人的名字和大陸人的名字最大的差別就是:臺灣人的名字,絕大部分都是三個字,這個“絕大部分”高達九成。而大陸人名字則是有七成是兩個字。
例如我吧,我叫王道偉,但我在大陸已經(jīng)認識了四個王偉。我問其中一個王偉說:你爹媽為什么不多取一個字?王浩偉,王添偉,王什么偉的都可以,他說他也不知道,可能是因為懶吧。如果看文章的你知道原因,歡迎告訴我。
但這種撞名字(大陸叫“重名”),臺灣人也一點不陌生。就我從小到大認識的親朋好友中,就有五個雅雯,四個怡玲,三個淑芬,二個志豪,二個怡君。如果他們都有著非常常見的姓,例如趙錢孫李,那么有一堆王雅雯、李志豪相見歡,也是稀松平常的事兒。為什么會這樣?身為一個臺灣人我可以告訴你:是的,就是因為懶,他們的爹媽懶。
在臺灣,我們管這種名字叫“菜市場名”,什么意思?就是“在菜市場一喊,有N個人應答”的意思。
會取臺灣的“菜市場名”的,有一半以上,都是沒有祖譜的,如果有祖譜,那他們名字的第二個字,就會比較特別,例如我叫王道偉,我的同輩兄弟姐妹,也都是道字輩的。我的弟弟叫王道儀,堂姐是王道蓉,堂弟王道俊。你想想,“欣怡”“心怡”“志豪”“雅婷”“雅惠”“家豪”“雅玲”“靜怡”,這些菜市場名,就是想到什么取什么,和族譜也沒有半點關(guān)系。
根據(jù)我王家的祖譜,“朝廷有道仕賢良”,我爺爺是“廷”字輩的,我爸我叔是“有”字輩的,我就是“道”字輩的,所以我的兒女就該是“仕”字輩,就是王仕*這樣。不過如果我生的是女兒,這樣還真難取名字。
仔細看看那“百大菜市場名榜”,就會發(fā)現(xiàn)臺灣人最愛用來取名的字,就是那幾個:“偉”“宏”“淑”“志”“雅”“慧”“玲”“怡”“建”“雄”“芬”“君”“詩”“婷”“明”“強”……其中同音的還可以置換,例如“玲”同“伶”和“鈴”,“慧”同“惠”,“明”同“銘”,“志”同“智”……掌握這些取名的偷懶法則之后,取名真是件容易事!小孩生下來,就把這些字拿來做排列組合安在他頭上即可。下次,如果你看到對方的名字是這樣的,那他十拿九穩(wěn)就是臺灣人,而且是本省人。
相反的,如果臺灣朋友名字的中間名比較特別,例如把“朝廷有道仕賢良”當作中間名,他有很大的可能是臺灣的外省人(也就是蔣介石當年帶過去的那批國民黨老兵)。
當然,隨著時代的變遷和通婚,臺灣的外省人和本省人差別愈來愈小,也有很多外省人忘記了或不用族譜,取起了菜市場名。我覺得有點可惜,不過,這是人家的家事,我也管不著。
回到大陸朋友的名字,身為臺灣人的我還有一個非常大的疑問,這也是臺灣人的名字不會發(fā)生的事:為什么大陸朋友的名字常常是男女顛倒?周迅,聽來是個爽快爺們兒,不料竟然是個美女。我有個同事叫王寒,感覺是個不食人間煙火的姑娘?但他其實是個大胖男。還有什么尚力、雷天……都是女的,但王歡、李玉……卻是男的……誰能告訴我這是怎么回事?
【作者簡介】
到尾,70后的川籍臺灣人,2008年赴京。資深媒體人,做過電臺DJ,干過《FHM男人幫》主編和《男人裝》資深編輯,還出過兩本書《遇見臺灣》和《臺灣的臺》。
(聲明:本文為投稿作品,作者觀點與中國臺灣網(wǎng)無關(guān)。如有轉(zhuǎn)載,請注明文章來源與作者姓名。謝謝合作。)
[責任編輯:趙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