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菊——“臺獨” 的群眾派與行動派
陳菊的“臺獨”是舞臺上的“臺獨”,推動“臺獨”的目的是增加自己的權力,她比較接近陳水扁的是,權力與“臺獨”的考量并重。不過,她不會用放棄“臺獨”的方式來追求權力,這是她與陳水扁不同之處。即兩人固然都是利用“臺獨”奪權,然而陳水扁有時也可以訴諸“臺獨”以外的手段,甚至是違反“臺獨”的手段奪權,而陳菊則更能一貫的用各種不同的“臺獨”手法爭權。陳菊的“臺獨”很難評價說是真是假,但是在立即效果上最有煽動力,最厲害,則不可諱言。因為她有本領能夠將“臺獨”的悲情與社會上的悲情融于一身,哪里有悲情,她就能將之與“臺獨”聯系在一起。她信手拈來都是“臺獨”的資源,是“臺獨”的群眾派與行動派。
呂秀蓮——“臺獨”的獨行俠
呂秀蓮的“臺獨”則是一種充滿自我中心的“臺獨”風格,她將“臺獨”視為是她展現自己成就之所在。過去二十年來,呂秀蓮從來不忘記把自己放在中心,所以本來是同一件事,但由她來做她就認為是“臺獨”,由旁人做她就不認為是,而且她永遠認為自己做的才是對“臺獨”有貢獻的,導致沒有其他政客愿意與她同臺為伍。然而她不像陳菊的是,“臺獨”不是呂秀蓮用來爭權奪利的手段,“臺獨”是她的成就,即使沒有促進“臺獨”的成果,她也感覺良好地繼續在證明她對“臺獨”貢獻良多,因此她雖然堅定,也不比陳菊沉溺于政治算計,但因為對自己太滿意,因而對現狀缺乏破壞力,是個關在自己世界里享受“臺獨”的獨行俠。
蔡英文——堅決信仰“臺獨”
蔡英文的“臺獨”是目的、志業、使命,不但是政治問題,更是種族問題,血統問題。她的認同根深蒂固,這也是她對于“外省人”最不能釋懷之處,因為“外省人”就算愿意認同臺灣,也只能是臨時的、策略的、妥協的,因而不能信任。蔡英文的“臺獨”之所以強悍,不在于煽動力,而在于思想性。陳菊的“臺獨”如曇花一現,必須不斷表演,一旦停止表演,力道就會流散。反觀蔡英文,在思想上對“臺獨”有堅決的信仰,“臺獨”就是她的主義,因而她有力量,不會因為兩岸經濟紅利,或是為了選票的考量,就愿意暫停,或觀望,或延遲。相反的,經濟好處愈多,她對“臺獨”的緊迫感愈強。這是她在兩岸大通之后,日益訴諸“臺獨”血統論來詆毀馬英九的原因。
(摘自香港中評社 作者:臺灣大學政治系教授石之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