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專家談民進黨“內卷效應”:政策“痞化” 耍流氓
島內觀光業者走上街頭,抗議民進黨施政不力,造成旅游市場萎縮。(資料圖片)
臺灣國際戰略學會理事長王昆義教授在中評智庫基金會主辦的《中國評論》月刊3月號發表專文《武漢疫情與兩岸關系“內卷化效應”》,他認為:民進黨當局權力機構內卷化的結果,占有高職位者充斥無能之輩,這就造成機構跟著“痞化”,政策產出也一樣“痞化”。說白話一點就是政策產出粗糙,遇事無法處理,就開始耍流氓,就以處理新冠肺炎的過程來看,臺灣的內政、兩岸、“外交”都只有一個亂字了得。以民進黨當局出現這樣的“痞化”現象,若從短期來看長遠的執政效果,未來4年兩岸關系處于熱對抗的局面,恐怕是避免不了的結果。
文章內容摘編如下:
一、民進黨在勝選情緒中自以為是
以“抗中保臺”作為選戰總策略的民進黨,在贏得勝選之后,并沒有放下抗中的情緒。當大陸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后,仍然扛起“抗中”旗幟操作兩岸關系,使得原本已經陷入4年空轉、僵持緊繃的兩岸關系,再次升高對抗的氛圍。
過去蔡英文認為只要民進黨能夠贏得大選,大陸的對臺政策就會跟著民進黨轉,所以在蔡英文以817萬票大贏韓國瑜之后,民進黨即以為大陸應該會被蔡英文這么高的得票數有所折服,這樣就可以繼續掌握兩岸關系的主導權。因此民進黨就擺出一副兩岸關系我說了算的姿態,這為已經十分脆弱的兩岸關系埋下不安的引信。
不幸的是,這時又剛好爆發新冠疫情,民進黨當局第一時間并沒有發揮同理心,一起跟大陸協同抗疫,反而是以“保臺”為由,拒大陸于千里之外,其中尤以一開始“閣揆”蘇貞昌宣示禁止臺灣口罩出口最讓人感到不可思議,蘇貞昌這種缺乏悲天憫人的作風,立即引發民眾的撻伐。
爾后,在接回武漢臺胞的包機問題上,民進黨為了不讓國民黨搶去鋒頭,開始在包機問題上出難題,讓第一次包機之后,第二次包機就遲遲無法啟動。民進黨把第二次包機無法繼續啟動的因素歸罪于大陸,讓國臺辦也出言批評民進黨的不是。
緊接著,民進黨又在大陸忙于對抗疫情之時,鼓動各國支持臺灣加入WHO(世界衛生組織),把抗疫的戰場拉向“外交”戰。再加上這時臺灣地區準副領導人賴清德到美國訪問,獲得美國高度的禮遇,讓兩岸關系更充滿山雨欲來風滿樓的處境。大陸在2月9、10日連續兩天出動戰機到臺海周邊長航遠訓,更讓兩岸關系可能陷入熱對抗的局面。
兩岸關系在新冠疫情不斷擴散之際,并沒有出現情境共生、休戚與共的心理狀態,反而因為民進黨繼續操作“抗中”策略,使得兩岸關系在最可能有轉機的時刻,仍然繼續沉溺在熱對抗之中,這可能是因為在蔡英文勝選之后,民進黨還一直沉醉在勝選的喜悅中,以為只要趁勝追擊,大陸就會真正面對民進黨是連續兩次完全執政的政黨,而不會再寄希望于衰弱不堪的國民黨。
只是,在兩岸關系失去國民黨作為一個防火墻之后,民進黨就必須直接面對大陸的執政黨,在雙方缺乏互信基礎之下,期望在未來4年民、共能夠產生互動的可能性恐怕是不切實際的想法,尤其是在新冠疫情還無解之際,民進黨卻不斷地出手挑釁大陸,未來兩岸關系出現“內卷化效應”想必會越來越高,這對兩岸關系的發展會產生怎樣的影響,是值得探討的重要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