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靜濤:梅花與中華民族精神
詩詞書畫的永恒主題
文以載道,詩以言志。千百年來,梅花傾倒無數文人墨客,成為中國詩詞書畫的永恒主題。自唐朝以來,李白、杜甫等人均有詠梅詩篇傳世。
柳宗元被貶南遷,草詩:“早梅發高樹,回映楚天碧。朔風飄夜香,繁霜滋曉白。欲為萬里贈,杳杳山水隔。寒英坐銷落,何用慰遠客。”他顧影自憐,排遣胸中的無奈與感傷。
白居易離開杭州時,不忘梅花:“三年悶悶在余杭,曾與梅花醉幾場;伍祖廟邊繁似雪,孤山園里麗如妝。”
北宋王安石詩:“墻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道盡梅花的清香四溢。
林逋(和靖)隱居杭州西湖,終身不仕,梅妻鶴子,自得其樂,賦詩:“眾芳搖落獨暄妍,占盡風情向小園。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斷魂。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須檀板共金樽。”傳神寫照,膾炙人口,堪稱詠梅的千古絕唱。
陸游仕途坎坷,做詩:“聞道梅花坼曉風,雪堆遍滿四山中。何方可化身千億,一樹梅花一放翁。”他以梅花自比,填詞《卜算子?詠梅》:“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輾作塵,只有香如故。”陸游筆下的梅花寂寞高潔,孤芳自賞,平淡恬靜,與世無爭。
陸游、陳亮、辛棄疾等人歌詠梅花,抒發抗金圖存的愛國之志,不隨俗浮沉而保持真我,耐得寂寞,飽經霜打依舊傲然挺拔。
大唐盛世,初以武力一天下,終以文德懷遠人。文治武功,國力強大,經濟繁榮,文化昌盛,國泰民安。牡丹花朵碩大,濃烈色艷,為李唐皇室推崇,“惟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唐人尚牡丹,蔚為風潮。牡丹花期偏短,不耐嚴寒,可以共富貴卻難濟貧困。
世事變遷。宋室南渡,面對強敵,江河日下,風雨飄搖,仁人志士生于內憂外患,懔于國家積弱,油然發憤之志,逐漸依歸于堅貞不屈、孤傲自潔的梅花。宋亡元興,南宋遺民悲苦無奈,學梅花潔身自好。梅花不僅僅是文人墨客的閑暇玩賞,更是仁人志士慎終追遠的精神寄托。
元代王冕,隱居于九里山,植梅千株,自題所居為梅花屋,工墨梅,花密枝繁,行筆剛健。《墨梅》詩名揚天下:“吾家洗硯池頭樹,個個花開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顏色,只流清氣滿乾坤。”又作《白梅》:“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塵。忽然一夜清香發,散作乾坤萬里春。”遺世獨立、清氣乾坤,既是梅花精神,也是畫家的人格寫照。
晚清,一代藝術大師吳昌碩,少年為生活所迫,躬耕隴上。壯年忙于生計,南北奔走。他一生種梅、賞梅、詠梅、畫梅,夢縈羅浮,魂歸超山。
吳昌碩詩書畫印俱精,以金石入畫,力能扛鼎,一生作畫萬余,以畫梅花著稱,“卅年學畫梅,頗具吃墨量。醉來氣益粗,吐向苔紙上”。自稱“苦鐵道人梅知己,對花寫照是長技”。他筆下的梅花,經提煉、升華,老干新枝,蒼茫古厚,矢矯飛動,水墨淋漓,實現形式與內容的高度統一。
毛澤東與梅花
荷花出淤泥而不染,中通外直,香遠益清。盛夏時節,三湘四水,八百里洞庭,接天蓮葉,映日荷花,為湖湘民眾所喜愛。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中共領導人毛澤東豪氣沖天,“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誓言15年趕英超美,爭取早日實現國家的工業化。他向往“桃花源里可耕田”、“芙蓉國里盡朝暉”的大同盛世。然脫離國情,急于求成,致國民經濟于混亂,民眾倍受饑餓折磨。因意識形態紛爭,蘇聯領導人突然停止對華援助,撕毀合同,撤走專家。毛澤東坐困愁城,承受巨大的政治壓力。他退隱杭州,與超山宋梅相伴,少了一些革命領袖的浪漫情懷,多了一些仁人志士的堅貞不屈,鉆研馬恩經典著作,苦吟林和靖、陸游諸家的詩詞。
文人墨客吟梅畫梅,自命清高、孤芳自賞,然縈繞小我,格局顯窄,終難超凡脫俗。毛澤東雖依古訓,以詩言志,卻古為今用,推陳出新。1961年12月,毛澤東“讀陸游詠梅詞,反其意而用之”,再填《卜算子·詠梅》,揮毫寫下:“風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
毛澤東筆下的梅花剛強勁健,險境不能摧其志,冰雪不能毀其姿,氣定神閑,豁達大度,為梅花創造一種空靈淡遠而又熱烈絢爛的意境,與陸游筆下梅花的自怨自艾形成強烈的對比,一掃宋元詠梅詩詞散發的孤獨、隱逸之氣,彰顯革命者的高遠志向,將梅花詩詞的格調推向新的境界。
七千人大會召開,毛澤東被迫向全黨做出檢討,對大躍進承擔一部分責任。部分干部對國家前途充滿困惑,甚至個別人喪失信心。面對各種責難,毛澤東仍然充滿自信。
人生七十古來稀。孔子“五十知天命”,“七十從心所欲”。毛澤東領導中國人民從事前無古人的工業化實踐,只能在挫折中摸索,在困難中前行。1962年12月26日,過70歲生日,毛澤東百感雜陳,意猶未盡,作《七律·冬云》:“雪壓冬云白絮飛,萬花紛謝一時稀。 高天滾滾寒流急,大地微微暖氣吹。獨有英雄驅虎豹,更無豪杰怕熊羆。梅花歡喜漫天雪,凍死蒼蠅未足奇。”氣勢恢宏,袒露心靈。
從《沁園春·雪》的“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洋溢著壯年毛澤東的革命激情,至《七律·冬云》,“雪壓冬云,萬花紛謝”,毛澤東英雄晚年,仍然壯心不已,以梅花自比,慎終追遠,自強不息。
《卜算子·詠梅》、《七律·冬云》收錄于人民文學出版社1963年12月版《毛主席詩詞》。人民群眾通讀這兩首詩詞,倍受鼓舞。
廣大文藝工作者根據《卜算子?詠梅》的主題,歌頌梅花,蔚為風潮。閻肅等人數易其稿,創作了歌劇《江姐》,主題曲《紅梅贊》唱出:“紅巖上紅梅開,千里冰霜腳下踩。三九嚴寒何所懼,一片丹心向陽開、向陽開。紅梅花兒開,朵朵放光彩,昂首怒放花萬朵,香飄云天外。喚醒百花齊開放,高歌歡慶新春來,新春來,新春來。”
1964年10月,歌劇《江姐》在人民大會堂上演,毛澤東等國家領導人觀看演出,感動至流淚,召見主創人員,勉勵有加。一曲《紅梅贊》唱遍大江南北、長城內外。
文化大革命爆發,破四舊、立四新,唐詩宋詞遭到禁絕,然梅花卻逆風而揚,乘勢而上,歌詠梅花依然,家家戶戶書寫春聯“風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小孩起名“紅梅”、“詠梅”,畫梅書梅此伏彼起。梅花不再是文人墨客的孤芳自賞,而是人民大眾的精神追求。
兩岸隔海對峙,對梅花卻是心心相印。1976年,臺灣作曲家劉家昌填詞《梅花》:“梅花,梅花滿天下,愈冷它愈開花,梅花堅忍,象征我們巍巍的大中華。看啊,遍地開了梅花,有土地就有它。冰雪風雨它都不怕。”一代歌后鄧麗君充滿深情,演唱梅花,傳遍海外,無數老兵聽之淚如雨下,千萬海外華人為之神傷,魂牽夢縈,發思鄉之情。散布全球各地的炎黃子孫歌唱梅花,回歸精神家園。
物換星移,大浪淘沙。改革開放以來,一些紅色經典、革命歌曲逐漸與時代脫節,淡出大眾的視野,然而《紅梅贊》卻以激昂的旋律、嘹亮的歌聲、高雅的意境,經受住時間的考驗,繼續傳唱。
梅花體現了中華民族精神
文化是一個包容性、系統性的定義,是一個在時間中發展的生活團體,發揮其創造力的歷程與結果,可以包括人的一切生活方式和為滿足這些方式所創造的所有事物,以及基于這些方式所形成的心理和行為,包含了信仰、認知、規范、表現、行為等系統。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靈魂。這種先于個人而長期存在的文化價值塑造個人,又被個人繼承、創造。民族精神是一個民族對自己生存方式的自我肯定,是對共同價值觀的自我傳承。
民族精神是中華民族賴以生存、發展的心理支柱。有一種追求,止于至善。有一種氣節,浩然正氣。有一種向往,天下大同。有一種精神,自強不息。中華民族屹立于世界的東方,幾經浮沉,歷5000余年而不倒,浴火重生,正是依靠堅強的民族精神。周雖舊邦,其命維新。
梅花最早產于中國。我國植梅至少有三千多年的歷史。梅樹的壽命一般很長,可活三、五百年,甚至千年。杭州超山的宋梅,主干蒼老挺拔,四周嫩枝叢生,老而彌堅,生機勃發。
三九寒冬,萬里河山,梅花怒放,傲霜斗雪,獨步天下。梅花勁挺直立,絕世之姿,堅貞不屈。虬枝曲如游龍,蒼勁嶙峋,風韻灑落,飽經風雨。花蕊濃而不艷,冷而不淡,燦如朝霞,白似瑞雪。疏影橫斜,遺世獨立,淡雅清香,沁人肺腑
一千多年來,我國人民把松、竹、梅稱作歲寒三友,梅、蘭、竹、菊為四君子,贊賞梅花的高潔、典雅、冷峭、堅貞,視為摯友、君子。踏雪賞梅,梅花早已融入人們的日常生活、衣食住行,形成了豐富多彩的風土民俗。梅花雅俗共賞,家喻戶曉,婦孺皆知,老少咸宜。
愈是風吹雪壓,梅花愈是剛強勁健、獨立不屈,承載著仁人志士的氣節,為社會大眾所喜愛,具有強大的視覺沖擊力和精神感染力,綿延千年,經久不衰,激勵一代又一代中國人,不畏艱險,勇往直前。
梅花早已流淌在中華民族的血脈之中,穿越時空、階層、黨派、地域,廟堂之上,江湖之遠,從思想層面至日常生活,從精英文化到通俗歌曲,從革命領袖至社會大眾,沖破意識形態束縛,跨越海峽兩岸至全球各地,體現了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精神追求。(褚靜濤,作者系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歷史學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