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臺研會召開年會 研討轉型中的臺灣政局與兩岸關系
全國臺灣研究會2017年學術年會13日在江蘇徐州召開。(中國臺灣網 李杰 攝)
中國臺灣網6月14日徐州消息 (記者 李杰)全國臺灣研究會2017年學術年會13日在江蘇徐州召開。本次年會以“轉型中的臺灣政局與兩岸關系”為主題,50余位大陸相關專家學者和全國臺研會部分理事與團體會員代表應邀參加了會議。
全國臺研會常務副秘書長楊幽燕主持了此次年會。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原副主任、全國臺灣研究會副會長李亞飛出席了開幕式。會議設有5個子議題:習近平對臺工作重要思想探析;蔡英文政策評估;國民黨政治生態新變化與新趨勢;涉臺國際因素新變化及應對;反對和遏制“臺獨”的新思路、新途徑與新辦法。
上海臺灣研究所常務副所長、研究員倪永杰表示,習總書記提出的兩岸關系融合發展的新思想,體現了習總書記有關對臺工作重要思想最新成果,也是在深化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的最新實踐。
倪永杰認為,融合發展內容多元、豐富,涵蓋經濟、社會、文化、價值等多個領域。經濟融合是兩岸融合的物質基礎,是現階段兩岸融合的必然選擇與可行路徑。社會融合是兩岸融合的關鍵,已成為兩岸關系的生動實踐。文化融合、價值融合則是兩岸融合的思想基礎,是對經濟融合、社會融合的回饋與升華。兩岸融合遵循從表及里、從物質利益融合邁向人們精神、心靈的融合,從利益融合邁向價值融合,最終實現兩岸同胞的心靈契合。
關于蔡英文當局政策評估上,全國臺灣研究會常務理事王升指出,蔡英文正在“維持現狀”幌子下走“柔性臺獨”、“韌性臺獨”的道路。王升指出,蔡英文標榜的“維持現狀”,本意實質是維持兩岸“獨立的現狀”。蔡英文當局上臺一年來的施政主軸,就是圍繞維持“獨立的現狀”展開,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一是頑固排斥“九二共識”,讓兩岸關系和平發展勢頭停止;二是“親美貼日、抗中脫中”;三是在臺灣內部強化“臺灣人和臺灣國”認同。
王升指出,兩岸關系是臺灣解決內外所有問題的總開關,蔡英文“韌性臺獨”實驗只能讓兩岸關系陷入冷對抗,也讓臺當局舉步維艱,成功的可能性不大。
中國社會科學院臺灣研究所所長助理、研究員彭維學發言指出,國民黨黨主席選舉之后,國民黨迎來了新變化和新趨勢,主要體現在:一是吳敦義成為藍營新共主。新派系難以對吳敦義形成實質性威脅,國民黨有望得到整合。第二,國民黨迎來了觸底反彈的新契機,2020年選舉東山再起的機遇與挑戰并存。第三,國民黨開始了新轉折,逐漸走向本土化。第四,國民黨會成為民進黨的新對手。彭維學認為,國民黨會提高與民進黨對抗的強度,加劇島內政治的不穩定性。
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副院長、研究員嚴安林指出,在影響臺灣問題的國際因素上,美國特朗普政府的臺海政策十分重要,特朗普臺海政策主軸是“分而不獨,和而不統”。不會“棄臺”,也不會公開放棄“一個中國”政策。特朗普政府不會支持中國統一,因此也不會嚴格按照“一個中國”政策行事。
“兩岸經濟社會融合發展是實現和平統一的通衢大道。”海峽兩岸關系研究中心原主任、研究員李逸舟指出,兩岸統一要走融合的道路,“一國兩制”不可能一步到位,融合是兩岸和平統一的唯一道路,在發展中融合,經融合而統一。而兩岸經濟社會融合發展基礎上的統一,將不僅是形式的統一,更重要的是心靈契合。
全國臺研會常務理事周志懷做會議總結指出,此次會議與會專家分析兩岸局勢,在討論中達成了以下幾點共識:
從政策面來看,去年520以來,兩岸間施壓大于調整妥協。大陸對臺政策的底線沒有變,蔡英文想突破底線,大陸不會答應。
從發展趨勢來看,今后兩岸關系對立大于緩和。在“九二共識”這個問題上,大陸留給蔡英文的答卷沒有太多的選擇,蔡英文無法模糊過關。
在民進黨兩岸政策上,民進黨內萬馬齊喑、由蔡英文一手壟斷現象受到挑戰。近日臺南市長賴清德提出所謂“親中愛臺”,很多島內政治人物跟進提出“和中”、“友中”,姑且不論這些提法比起以往“凍獨”說是一種倒退,也體現了民進黨“一人一把號”,都想把握主導權的亂象。
周志懷提出了應對目前兩岸形勢的“三要三不要”:要有定力,不要見獵心喜;要看清“臺獨”本質,不要抱幻想;要堅決打擊頑固“臺獨”,不要做東郭先生。
周志懷同時提出,我們在對臺工作和研究中,要處理好三種關系:一是現行對臺工作和“兩個百年目標”“中國夢”的關系;二是處理好“反獨”和“促統”的關系;三是處理好對臺施壓和爭取臺灣民心的關系。
周志懷最后指出,我們正在見證兩個重要歷史趨勢:一是我們距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越來越近;二是海峽兩岸實力對比差距越來越大。兩岸一定會統一,臺灣和中國大陸比“氣長”,會被“憋死”,時間站在我們這邊。大陸要有戰略定力、戰略自信。(完)
全國臺灣研究會2017年學術年會13日在江蘇徐州召開。(中國臺灣網 李杰 攝)